在学习中思索,在思索中前行

为了检验我校高效课堂成果,把课程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4月10日,安陵镇中心小学的优质课大赛正式拉开了帷幕。来自南坞,陶城,望田等联谊学校的部分老师也如约而至,和中心小学王爱霞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全体老师一起来品味这次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六位参赛老师带给我们的饕餮盛宴。
晋会青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整节课清新自然,教师不急不躁,说话如行云流水,激励性,赞誉性的语言不断从晋老师口中飞出,加上她亲切温和的话语,和蔼可亲的态度,孩子们如沐春风,尽情的在老师的提示下一步步地走向荷叶深处,和小水珠,小蜻蜓,小蜜蜂,小鱼儿尽情嬉戏,尽情玩耍,和杨万里对诗句赏荷花,去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好享受。

王爱霞老师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彩色的梦》。王老师用她那略带磁性的女中音,饱含深情地把孩子们带入一个又一个彩色的梦境。她抓住一个又一个的场景,步步设疑,层层激趣。用语言去提示,用图画去引诱。学生们有感而发,因情而生的语言细胞被充分激发出来,对老师的设疑,孩子们观察细致,认真。给我印家最深的就是王老师让学生理解葱郁这个词的意思。孩子们理解到是茂盛,高大。王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从形体上来理解,仔细看图,还可以从哪方面来说?孩子们立刻心领神会,结合图片马上就说出青翠,碧绿的意思。这样,从颜色,形状来说,葱郁就是青翠,碧绿,茂盛的意思。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老师一步一步的巧妙引导下,孩子们思维活跃,想象奇特。回答问题可以说是妙语连珠。对二年级孩子而言,他们超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完全可以想象得出,平时老师下的功夫的有多深多大,孩子们的基本功就有多扎实。我们从这节课不难看出,王老师的课堂是个非常务实的课堂,是个扎实的课堂,容量大,信息大的课堂。
课后,听课的老师们说,王老师的这节课简直就是一个说话训练课。她充分调动了孩子说的欲望,让孩子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就说。这样的课堂,哪个孩子会不喜欢呢?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世界,他会用自己独特的心去感悟事物,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们亲手画的画,听他们讲一讲做的各种各样的彩色的梦,一切就都尽在不言中了。
王云鸽老师带给我们的《跨越百年的美丽》。首先老师设疑:是什么样的美丽能够达百年之久?一石激起干层浪。王老师抓住居夫人的外表美,成就美,人格美,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她为了科学事业贡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宝贵的生命。最后这三美升华到永恒的美。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居里夫人不为名利,甘为人类的科学事业而献身的伟大精神。
青年教师于婉丽于,人虽然年青但资历不年轻。她执教的《元曰》,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富有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找到能引起让学生想象的着火点,触发点,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然后通过讲王安石当上宰相及王安石变法等故事,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呈现。老师饱含深情地勾勒出一个忧国忧民,为了推行新法,把人们疾苦放在心中的一个政治家,诗人的形象。这样,自己的情感,诗中人物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和谐的统一起来,真正体现了作者,文本,读者三者之间的对话。让人觉耳目一新的是于老师讲解完《元日》之后,把唐代诗人来鹄的《除夜》拿来作比较,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同样是过年,可是人的心境,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他们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最后理解诗人”同节不同情”的感慨,进一步体会到诗人创作诗歌的不同心境。让学生对王安石的《元日》,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张倩老师的《《桂林山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整节课中的“用情至深”。鲁迅先生说过:文学作品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张老师饱含深情的朗读,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们声情并茂,在朗读中抓住桂林山,漓江水的特点。同时,在读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感受到这一连串景象的美。然后张老师配乐来朗读课文,这使得学生的审美感又进一层。同时老师展示桂林风光图画,让学生观赏。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啊,这样美!此时学生头脑中意象与此更加紧密契合了。
在朗读中,张老师还不忘设疑:哪一句话,起到总洁全文的作用?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话?让同学们进一步引起思考,”甲’天下是人们都这样说。又进一步引出”人们都说”是指古今中外的人,进一步印证了桂林山水甲天下是名副其实,是实至名归。张老师的板书更是别出心裁。她抓住桂林山,漓江水的特点,用山,水的形态描绘出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只小船,上面游人泛舟江上,整个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山水风景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不得不佩服老师的构思精巧,匠心独运!
最后一节课,是张淑红老师带给我们的《晏子使楚》。她紧紧扣住单元教学目标,专注读书,要求快速浏览,熟悉三个故事。关注对话,感受语言的魅力这一单元主题展开。张老师再现场景,让学生们走近晏子,走进那个中国历史上特定的时代——春秋,感悟晏子不一般的政治智慧。
这节课当中,张老师着力抓住晏子的语言展开教学。在这篇短文当中,全文共835个字,其中关于燕子语言的描写就有326个字,几乎占了课文一半儿。张老师告诉学生,晏子说话究竟有何妙处?让孩子饱含感情的去读晏子和楚王的对话,去寻找晏子话语中究竟有何玄机?精准抓关联词”只有......才’,让学生换关联词,保持意思不变。体会晏子与楚王使者对话时的不屑与自信。让孩子精读,细品,演说,告诉学生们读书贵在有法可依。张老师还告诉学生,语言的艺术还体现在提示语。让学生明白,表达的艺术在于礼尚往来。同时从晏子开始说话时的咄咄逼人到最后的语气婉转,告诉学生,语言的德性在于,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这些经典的话语,结合当吋的历史背景,更让我们对几千年前的政治家,外交家的晏子超出常人的外交智慧敬佩万分!
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们更进一步感受到说话从来就是一门艺术。只有好好学习文化知识,才能学习把话说的充满智慧!
4月11白下午,安陵镇中心小学的优质课大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大赛结束了,但我的学习没有停止。记得有位专家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讲课,她一上台气场就不一样。我庆幸自己从头学习到了尾。现在她们确实让我见识到了。回到家里我很激动又有点失落。我和她们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为什么别人的课能设计的那么美?我以后应该怎么做?与其羡慕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多学习勤反思才能有进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