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送教有感 毛俊华
wangaixia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4
浏览

安陵镇中心小学王爱霞语文名师工作室|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送教有感

 

 

  鄢陵的初夏,已是绿荫满蹊,繁花嫣笑的时节。为了促进家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享,5月29日上午,我们安陵镇中心小学王爱霞名师工作室的四名成员在校长刘晓勇、业务校长吕雪兰的带领下,前往陶城中心小学助学送教。我作为工作室其中一员,有幸参与了本次活动,感受颇多。

  六点准时出发,经过一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看见已有人在门口迎候,心里顿时升起一股暖流。下了车,刘校长与张校长握手再握手,亲切商讨着本次送教下乡研修活动的流程。我想:两位校长虽相识不久,但他们走在鄢陵教育的前沿,在引领各自的队伍奋斗的道路上,胸中一定都有一份自己的宏伟蓝图,所以才聊的那么兴味盎然吧!

  我惊叹于陶城中心小学校园的别致与温馨。干净优雅的环境,合理整洁的布置,文化浓郁的氛围,无不给人一种愉悦舒心的感觉。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石,一字一画,浸透了张校长多少心血呀!看着眼前这个朴实无华,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人,她丰盈的内心该有多么灵秀细腻呀!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快要离休,为教育奉献了一辈子的老教师都这样敬业爱岗,把工作做得臻于完美,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为鄢陵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呢?

  看到刘校长在烈日下欣赏校园文化版面,不用说,他又在谦虚的学习他人之长,又在汲取众家之养!是呀,中心小学能有今天的成就,取得家长的认可,社会的好评,每项成果都离不开他殚精竭虑的设计规划,义无反顾地推行,坚持不懈地实施,直至最后至善至美地呈现。

  “叮铃铃”,清脆悦耳的预备铃声在校园回荡,来自望田、明理等几个学校的三十多名小学语文老师也都陆陆续续的来到了。第一节,由我们工作室的王玉老师执教绘本故事——《是从蜗牛开始的》。王玉老师时而娴熟的操作课件,时而声情并茂的启发引导,时而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表演,俨然像一个优秀的演员,一喜一悲,一笑一怒,生动活泼地展示了文本内容,牢牢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完全沉醉于故事之中。他们或细心观察,或大胆想象,或开心表达,最后“顺理成章”,轻松写话,成功的完成了这节绘本教学。我不得不感叹年轻老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高超技术,活泼多样的授课方式,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看着孩子幸福满足的小脸,听着他们充满童真童趣的回答,我暗下决心要向王玉老师学习,像于永正老师说的那样,小学老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人老心不能老”;要不断学习电脑知识,改变古板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效率,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接下来,来自不同地方的三十多名老师又听了本校郑迪老师讲授的《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同样给了我不小的震撼。真想不到,在陶城镇中心小学,竟有这样优秀的年轻教师,这难道不是鄢陵教育的未来与希望吗?

  两节课后,所有到场的语文教师一同来到了会议室,在吕校长的主持下,工作室领衔人王爱霞,工作室骨干成员郑秋娜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老师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奋笔疾书,唯恐落下一个字,丢掉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看到大家像孩子般如饥似渴的学习,我热血沸腾,激情满怀地开始分享我在阅读教学方面的心得:如何在农村小学开展课外阅读呢?首先要加大宣传,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其次……我思路清晰,逐步深入,旁征博引,由身边人讲到名人,由名人上升到国家,越说越起劲,越讲越激昂,一心只想把自己积累的经验分享给兄弟学校的同仁们,让他们也像我们安陵镇中心小学一样早日推广阅读,让老家的孩子都爱上阅读,早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早阅读,早受益。我忽然觉得这是我的一份责任,我们名师工作室的责任,我们安陵镇中心小学的责任!是呀,这不也正是我们这次下乡送教的目的吗?

  正如工作室学良老师所说,一场花期,一场相逢。相遇是偶然的,是短暂的,却又是多么美好!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学校的“教书匠”,相聚在陶城中心小学斑斓多姿的初夏,讲课听课,交流分享,提升自我,收获满满。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个上午!我们这群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小学语文老师,在鄢陵教育这个大舞台上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纵使“为伊消得人憔悴”,纵使“衣带渐宽,华发早生”,也无怨无悔!只愿家乡教育的明天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