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日记
caishuiyingyizhong发起了话题2020-11-08
2
回复
18
浏览

日记是写作教学的重要抓手,实际操作中有很多问题,我们该如何一步步解决呢?

所有回复
  • caishuiyingyizhong 2020-11-08

    讨论话题:日记如何写?

    我的主张:写话题日记。

    学生写日记的问题:素材陈旧、消费古人、故弄玄虚、选材无趣、立意肤浅、情感做作、描写欠缺、言辞简陋、流水账……

    原因分析:

    学生层面:对生活漠视,对情感钝化,对学习倦怠,对词汇贫瘠。

    教师层面:教师对日记和作文写作教学能力薄弱,缺少作文构建体系,没有作文教学计划,不能坚持。

    学校层面:重分数,轻素质,忽略了各种实践、阅读活动,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很贫乏。

    对策:话题日记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出生活的原貌,熟悉生活了解生活。

        例如家庭:家庭成员的介绍,家里布局陈设,自己玩具,最喜爱的菜,家庭住址小区情况……

    例如学校:任课老师,同学,教室,校园的亭子、长廊、花花草草,食堂,操场……

    例如大街上:不同职业的人,不同的店铺,不同的车辆,城市道路,河流,特色小吃……

    让学生熟悉他周围的生活,有东西可写。这是日记的第一层次。

    二、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点。发现价值。

    生活中的闪光点就在那里,就像美一样,很多人熟视无睹,没有发现。那么什么是美呢?什么是有价值的呢?

    能给他人、社会提供帮助的,给生活增加美的色彩的,能给人启迪的,能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哪怕只是凸显出它本身的特点,向别人展示未知的一样东西,也是有价值的,也是亮点。

    例如春天河水的变化,大树的变化,鸟儿的变化,街道的变化,田野的变化,天空的变化。感受春的气息。

    例如那些为公众服务的人的工作。清洁工,交警,消防员,超市扶梯口的工作人员。

    例如生活中不好的行为:踩踏草坪,乱丢垃圾,小狗随处大小便,乱停车。

    例如亲人给我的点点滴滴爱、呵护。

    引导他们发现生活的意义,亮点,作文就有材料了,有意思了。这是写日记的第二层次。

    三、指导学生从阅读中寻找日记的材料。

    每一篇每一部经典的文章,都是作者生活思想的结晶,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文字,看到一个别样的世界,认识别样的人,感知一种别样的情感。

    这其中,总会有激发我们兴趣,唤起我们共鸣的一个两个点。我们可以写来,成为我们生活阅历的一部分。谈谈自己的感受,想法。

    例如:我对《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评判,对《水浒传》梁山好汉失败原因的探究,对《简爱》感人爱情的认识。

    例如:我对《聊斋志异》女鬼的不同结果的探究,对《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人生结局的探究。

    例如:我对《红星照耀中国》《在烈火中永生》《长征》中革命烈士,革命征程的探究,寻访烈士的遗迹,弘扬烈士的精神,汲取奋斗的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前面两个层次是记录我们自己行走的历程, 这第三个层次是借助别人看世界,实现平凡人到千里耳千里眼的跨越。

    我们笔下的世界就会变得缤纷多彩,精彩纷呈。读为我用,这正是我们读书的真正意义所在。

    四、方法指导。

        题目写中间,段首空两格,一个内容写一段,首尾要呼应,开篇要点题,议论抒情点中心,这些常规的要讲,要会,这是写日记的最起码的写法要求。

    如何把一件事写的曲折引人,如何把一处景写的生动形象,如何把一个人写得典型感人,这更需要一定的技巧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说。

    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多角度描写一个人,正面侧面相结合塑造一个人,优点缺点三七开丰满一个人,烘托渲染对比突出一个人。

    高低结合、俯仰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感觉多感官相结合,联想加想象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让景物变得立体多姿多彩、生机勃勃,历历在目。

    欲扬先抑,倒叙、插叙、补叙,制造悬念,埋下伏笔,前呼后应,双线结构,人称变化,多重视角……把一件事写的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每一次日记,老师都用一个话题的形式给他,既可以避免学生写流水账,同时又对学生的日记进行了层级的序列训练。再融入必要的写作技巧,学生的日记、作文,一步一步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写清楚写生动写精彩。

     

     

     

    还有-4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