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社团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和探究
MargaretM发起了2019-07-24
0
回复
11
浏览

英语社团的课外阅读教学实践和探究

  • 课外阅读对中学英语学习的意义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好书和科学的阅读策略指导可以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良好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情感价值取向的形成,而且可以以积极的形式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拓展知识面。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课外阅读的观点是“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大约有三分之一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而三分之二是用在阅读非必修书籍上面的,因为,说实在的,思考习惯的形成,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时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

苏霍姆里斯基所说的“非必修的阅读”即课外阅读。

基于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对初中阶段七、八、九年级分别对应设定了三、四、五级语言技能要求。三级语言技能要求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四级语言技能要求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10万词以上;五级语言技能要求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 授课班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所授课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对八年级三、四班进行了入班调查。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一:

班级

性别及人数

七天/周

六天/周

五天/周

四天/周

三天/周

两天/周

一天/周

八三班

男:31

1

0

0

0

1

0

3

女:34

0

0

0

0

0

2

0

八四班

 

男:34

0

0

0

0

2

5

7

女:33

0

0

0

0

2

5

3

从表一可以看书两班有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人数均不过半,参与调查的132名同学中仅有31人每周有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八三班只有7人,八四班相对较多也只有24人。而且因为两班均为住宿班阅读时间相对集中在周五放学以后到周日,平时在校期间几乎没有任何英语课外阅读活动(唯一每天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同学为走读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的男生为19人,女生为12人,男生较之女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人数略多。

表二:

成绩

班级

120----100

100----80

80----60

60以下

八三班

1

1

1

4

八四班

1

2

6

15

表二显示英语课外阅读人数和校内英语成绩成反比,校内英语成绩不好的同学的英语课无阅读热情却最高涨;成绩靠前的同学阅读人次反而不如成绩靠后的同学。不过,两班英语成绩第一的两名同学均有较规律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

表三:

   内容

 

性别

英语小说

课外英语

教材、丛书

补习班

阅读资料

电脑网络短文

手机APP

阅读材料

2

1

5

0

11

2

1

3

1

5

表三显示了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涵盖的类型有比较传统的英语小说,如《老人与海》、《小王子》;课外英语教材《剑桥英语》、中英文对照的小百科丛书;补习班发的阅读材料;家长在网络上找的英文短文,微信英语学习公众号推送的阅读材料;“百词斩”、“英语流利说”等手机app学习软件。

将表三的课外英语阅读内容和表一的阅读频率结合后,发现能坚持长期阅读的课外资源主要是《小王子》、补习班阅读材料和手机app学习软件;而比较受学生喜爱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是手机app学习软件。

  • 如何利用社团活动增进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和策略

基于授课班级均为住宿班,校内英语课外阅读时间十分有限的实际,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对英语学习情感态度的标准为“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丰富多彩的英语社团活动恰好为中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1. 利用社团课外阅读调查引起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

八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学年的知识积累后,已具备阅读能力尤其是独立阅读能力,很多学生也逐步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并希望自己学好英语,但比较盲目。相当多的孩子和家长尚未意识到英语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推动作用,将注意力仅局限在课本的学习,一些家长甚至比较反对孩子阅读英语课外读物,认为会占用正常的英语学习时间。

一般的说教或宣传一时很难改变大家的对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视,于是在八年级英语社团的第一次活动中,就集中所有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进班调查,借调查数据(上表二为例)让学生们自己总结课外阅读和英语学习的关系。调查数据统计结果明确地表明了两个班英语水平较高的同学均有规律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且多为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课外阅读材料调查结果,同学们也经历了一次难得的阅读交流,同学之间互通了正在阅读的英语课外材料,扩大了课外阅读思路。                                                                                       

  1. 通过英语社团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英语课外阅读。

通过对授课班级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查(表三)显示了,多数有课外阅读意愿的学生对所读书目的兴趣一般,没有兴趣也使其课外阅读持续度较差;部分学生有英语课外阅读打算的学生在去书店试读之后会放弃阅读计划。比如表三学生阅读书目中多次出现的《老人与海》这部小说,一般适合其听说读写词汇量为8500以上的读者阅读,加之学生阅历等其他客观因素,在读这部小说时势必会有相当大的理解障碍,进而影响其对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这一障碍对兴趣是学习最大动力的初中生来说,必须清除才能“拨开云雾见明月”。

英语社团活动从学生兴趣出发,以激发鼓励为手段,以团体合作的方式互勉互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知识灌输。社团活动多以小组活动形式展开,学生参与到每一步的语言学习环节,有很强的自主性。而教师只是起导向和解答作用。

  1. 通过学生自主试读筛选难易适中的英语课外阅读材料。

社团活动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导向,在课外阅读方面采取的是教师提供备选书目,学生通过试读选择愿意读的内容,从而充分地将英语课外阅读变成学生主导的“悦读”活动。从七年级开始先为学生提供《新概念英语一》,不过阅读效果一般,学生普遍的反应是觉得内容和课本有重合,对话内容趣味性不足。其中阅读内容趣味性不高是主要原因。后来也选择过一些英语学习类的报纸杂志刊登的事实类短文,学生话题度较高,但是有限的词汇量也影响了阅读进度和效果,激起了学生对英语热词的注意,但就发展长期英语课外阅读习惯效果来说并不明显。

八年级的社团活动开始为学生提供《典范英语》3A册试读,学生反映热烈,多数学生在读完一课故事后主动要求再读一课,有时到了结束时间也想继续读下去。并且《典范英语》是图文结合的书籍,学生有时遇见生词或表达时可以借助图片进行合理猜测,进而保证阅读流畅性。

自此,在经过不断的阅读材料试读后,师生共同将社团课外阅读材料定为《典范英语》。

  1. 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读书卡促进其形成科学有效的课外阅读习惯。

确定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材料后,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如何保证学生们形成科学有效的阅读,并逐渐形成长期课外阅读习惯坚持下去,进而保证英语课外阅读能对英语学习有实实在在的促进效果。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也适合这个道理“读而不记则罔”。做读书笔记是对有效英语课外阅读的保证。读书笔记可以加深阅读印象,锻炼记忆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思辨思维;并且能积累单词和地道英语表达,丰富写作素材。

读书笔记好处虽多,但对于初中阶段爱玩的孩子们来说无疑也会影响到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如何能让他们自主地去做读书笔记并不以此为负担,那就需要在笔记形式上给与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利。

首先,社团成员通过集体讨论决定改变传统作文式的读书笔记模式,转化为更实用高效的读书卡;其次,读书卡由学生自主设计,形式不拘一格,教师仅需指导学生哪些内容是读书卡必备要点即可;最后,同学们结合读书卡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如此一来,读书笔记不仅没有加重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心理负担,而且成了学生们发掘设计才能发挥创造力的展示平台。

 

  1. 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巩固英语课外阅读成果。

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而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过程。当学生们通过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积累了一定的语言素材以后,必然迫切希望能够通过说和写来进行展示,从而得到肯定,进而有继续学习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组织分层的英语活动来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如开展比较基础的阅读单词竞赛,鼓励大多数同学都能参与其中,发现自己的阅读成果;组织英语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发掘语言表能力用自己的语言对课外阅读英语故事的再创作和展示;开展课外阅读主题的写作比赛,进一步帮助学生深挖课外阅读对自己带来的写作技能的提升。

这其中,尤以写作活动为例,很多学生之前不爱写英语作文,遇到作文命题手头没有可用素材,要不就是仿照课本短文丝毫感受不到英语写作带来的创作快乐。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外阅读的语言输入后,很多同学的英语短文里会冒出一些读过但课本没有单词或表达;之前的作文步骤是先中文构思再翻译成英语,有了课外阅读输入后可以部分直接进行英语构思和写作,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现象逐渐减少。如之前表达“某地有某物”句式时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多是have,但是经过15—20篇《典范英语》3a阅读后,能第一时间想到there be 句型的学生明显增多。

除了教师指导的社团活动外,由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再现《典范英语》小故事表演也深受学生喜爱。这种故事表演往往是学生自发组织小组课下排练,学生们分工合作:写作能力强的负责改编剧本,表现力强的负责主要角色的演出等等。表演前组员们集思广益把原来的英语故事改变为剧本,为了能把能写出充满戏剧效果的台词,很多学生积极主动地查词典、搜索引擎等课外英语资源。其次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们 要分角色扮演,就相当于课本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环节的练习,只不过更投入、更声情并茂,而且同学间互相纠错,共同提高。

很多学生会真切地感受到课外阅读来给他们的快乐和提高。

  1. 家校互动,营造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氛围。

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燕认为,亲子共读会使孩子从小体会到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培养其良好的阅读态度,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将使孩子终生受益,会给孩子学习、社会适应、文化修养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然我授课班级的实际是很多孩子已过学前教育年龄,但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却是从初中才正式开始的,他们的家长也很少或从未和孩子们进行过英语亲子共读活动。不过拘于绝大多数家长的英语实际水平,初中英语亲子共读则是翻转开展的:选取《典范英语》中家庭故事篇,由学生声情并茂的读给家长听,家长可以单纯的欣赏,也可以给孩子录制音频或视频帮助记录孩子英语学习的过程,进过一个学期的共读后,全家对比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录制的音频或视频,一起感受孩子的成长。

3、利用社团活动树立英语课外阅读榜样,激励学生养成长期阅读习惯

除了校内的英语社团阅读活动,也鼓励学生在家期间,使用更方便高效的手机英语阅读应用程序(如“百词斩爱阅读”、“英语流利说”、“薄荷阅读”、“口语100”、微信公众号“wowschool”等)进行打卡阅读,期末进行阅读之星的评比,通过树立阅读榜样,激发学生间的长期良性竞争。

  • 总结和探究

通过两个学期对授课班级英语社团活动的课外英语阅读的实践和探索,基本初显成效。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课外阅读的英语书籍或材料,由原来的被动阅读变为积极主动地阅读,英语阅读体验由痛苦变为愉悦,阅读自信心逐步得以提高,并日渐形成长期的英语阅读习惯。课外英语阅读不仅没有占用学生的有限时间和精力,反而通过原版书籍的阅读了解了英语国家文化,具有了如新课标五级所要求的“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同时也帮助了课内英语学习,参与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社团成员的英语阅读理解题正确率和写作得分率有有或多或少的提高。而更关键的是,阅读是一种自我学习,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为学生们今后的长期自我发展将是一个无穷的动力。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图书

[1]典范英语3A[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二)期刊文章及学位论文

[3] 徐玲玲﹒初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指导误区及对策﹒吉林教育:教研[J]﹒2012(1)37-37

[4] 范秀琴﹒让英语课外阅读成为“悦读”﹒现在中小学教育[J]﹒2004(6)44-45

[5] 李新红﹒英语社团教学法实证探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J]﹒2009(3)143-144

(三)网址类

[6] 教材介绍—— 《典范英语》简介及特色

http://www.dianfanyingyu.com/html/jcjs/7-10/jj/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