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的音标教学
许昌市第十六中学 苗芳
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刚刚领读了很多遍的单词,学生转转脸就忘了;单词会读会默写之后放到听力材料中听很多遍也听不出来;读课文的时候,学生艰难的一读一点头且一字一顿,让人听了之后很不舒服;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到了八年级上英语课时,嘴都懒得张。学生们表示自己也想学,可就是学不会。最主要的原因是单词不会读,记不住,有时好不容易记住单词了,自己有了些成就感,过不了几天就忘了。学生坚持了一段时间后,英语成绩没有提高,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此打消了。教学过程中我不断地反思: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中学生学习英语困难?为什么学生到了八年级之后,出现断层现象,学生学习英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学习过程中碰到困难无力解决,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究其原因:学生没有掌握音标这个工具。音标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这儿的很多学生在上初中之前很少接触英语,即便接触了也只是会说几个单词或几个简单的常用交际用语,他们只是听说过:学好英语首先要学好音标。故在七年级初始阶段,学生一定要学好音标,学生一定要过音标关。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一年级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兴趣高发阶段。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对学习也有足够的信心。此时引入音标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但我们传统教授音标的方法是老师把48个音标分为元音和辅音的方式全部罗列到黑板上,然后老师读学生跟读,利用这种教学模式反反复复。据调查很多学生开始就被这么多符号吓住了,其次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很快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表现出来枯燥、乏味的情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还体现在:学着后面的,前面的又忘了。音标学完之后学生使用的效果较差。如何才能改变这种低效的教学效果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音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的方法。之所以使用多媒体教授音标是因为:多媒体教学能够大量节省授课时的板书时间;容量大,内容多;并且它能够声情并茂的展示教学内容,使所授知识更加直观和清晰的呈现出来。这种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本身就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我是如何教授音标的。首先,我利用多媒体中的音标图片,在教授26个字母的时候,同时给出字母的音标,做到音、形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在熟悉字母的同时,初步认识字母的音标。特别是重点学习A,E,I,O,U这五个字母,他们含括了比较常用和重要的五个元音音素。我们学完26个字母中出现的元音音素之后,我会把剩下的13个元音教给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我只要求学生学好20个元音音素。)
其次,我在网络上收集到了适合中学生学习音标的视频,如:海伦的《傻瓜国际音标》,让学生观看、模仿并纠正自己的口型(这个环节中我要求每位学生自带一面镜子),目的是再次巩固学生对单个音素发音的准确性。学生掌握了单个音素的发音之后,问题就又出来了——几个音素放在一起,学生就无从下手了。这时要告诉学生不要慌,在读准每个音素的同时,我利用课件把大量有共同发音规律的单音节的单词归纳在一起,然后进行大量的练习。练习的过程中我们采取自评、互评、小组评、老师评价的方式,学生基本在一节课后就能“出师”了。其次才是双音节和多音节的练习。(注意:学生不会读单词往往出现在不会划分音节上,故教会学生如何划分音节也是很重要的以及重音符合一定要重读到元音上等)。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学习音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又采取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防学生出现倦怠感。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练耳游戏。在课件中给出一些有语境的句子,让学生朗读并区分相似的音素。如:He sees a ship. She sees a sheep. A ship and a sheep. This is a ship. That is a sheep.等,让学生在听之后说出有几个长元音和几个短元音,他们分别是什么?这个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辨音能力,又为以后的听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2.绕口令法:如Those photos in the notebook are sold! How about the brown trousers? We’re here! We’re near the careful! 绕口令的练习,使学生的舌头更加的灵活,这个环节中的“比一比,赛一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学生们读的乐此不彼,争的是面红耳赤,我的心里却乐开了花。3. 歌谣:I can’t find it ! I can’t find it ! Where is it? Where is it? I have lost my baseball. I have lost my baseball. Oh, no! It’s lost. Oh, no! It’s lost等。这些简单的歌曲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学生们都想上台一展歌喉,这也为今后的角色扮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4. 朗读技巧的练习。我要求学生至少两人有一个复读机,一盘磁带,让学生在自习课或社团活动的时候多跟着录音机仿读。先是一句一句的读。读的过程中要注意语音、语调和语速的模仿。刚开始时不要贪多,不要慌,要先听准才能读准。前一句模仿好了,再开始读下一句。一学期学生能够模仿好3到5篇的课文就达到我的要求目标了。自此早自习的时候,我不用再头疼学生的读、背问题了。现在我的学生喜欢上了读书并读的“洋腔洋调”。5.教会学生查字典,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到了七年级下学期,我班的学生就可以根据音标准确的读出单词;八年级学生背单词的时间大大的缩短;学生能够利用音标有效、自主的预习和复习新的单词和课文;学生上课时争相恐后地回答问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
有句谚语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英语的工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会持久。当学生下定决心,在兴趣和正确方法的引导下,我坚信学生一定能够学好英语并喜欢上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