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我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因此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个案例。
A某---一个有才气的男孩,但好动、倔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常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上课经常积极举手但也时常废话连篇,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干扰老师上课,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并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在又一次他没有写作业后,我终于失去了耐心,给他爸爸打电话,还有在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他。 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上课能安静听课了但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了,课间也少了他的欢声笑语。似乎在小心翼翼的扮演着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眼神中却流露着明显的消沉和不满。一个虽有缺点但充满自信神采飞扬的男孩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消沉的男孩,看着他的变化我不禁问自己这是我希望的听话的学生吗?
后来,我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能对孩子轻言放弃,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探索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此时的他们如同幼苗,而学校恰如他们长成参天大树所依凭的土壤,土壤赋予他们怎样的养分,他们便会以怎样的姿态向上生长。如果我过早地放弃了就不能让他接下来的学习有个正确的方向。
恰逢此时,学校制定了“21天美丽行动”,通过争小印章的方式积得邮票,我发现当他看到其他孩子因为课上的积极表现被奖励了小印章之后,眼里充满着羡慕和渴望。于是我私下找他沟通,和他制定规则,只要某节课他有什么进步就可以盖上一枚小印章。
经过这次谈话,我观察到他不但变得守纪律了,而且还能主动帮我做一些事情。在学习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步,成绩也提高了很多。
班主任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在这个案例中,主要通过争章集邮的正向激励,能够激发孩子们自我改变的决心,树立改变的目标方向,真正的让他们的行为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