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短篇游记散文为例,浅谈文言文多文本的阅读方法与策略》
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多文本阅读活动应运而生。多文本阅读是是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它打破常规的阅读模式,具有突破性和挑战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值得我们去推荐和运用。
文言文无论是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在中考考题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游记散文更是常考内容。因此在《文言文多文本阅读方法探究》这一课题中我选取了山水游记散文来组织学生进行文言文多文本阅读活动,以确保学生在自主阅读、同类对比、多元解读中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会鉴赏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也为初三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自主阅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对于初中生来说,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文章,都要养成自主预习、疏通文意的好习惯,这也是必备的一种能力。要真正理解一篇文言文,先要弄懂其基本实词、虚词、句式、古今异义、活用现象等,而这些庞杂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因此面对文言文的学习,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凭借以前学过的积累的文言知识,往往还是难以流畅阅读一篇文言文,借助工具书则是很好的手段,学生可以边阅读边查阅边积累。这样一开始可能会枯燥单调,但长期坚持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也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精神。
《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人教版选取的各篇游记散文都可以说是典范的文言文,其中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常见的文言句式等语言现象,在文言作品中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对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言语感都会起着很切实的作用。
二、同类对比,积累总结文言基础知识。
多文本阅读最突出的特点是同类作品的鉴赏,这些作品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对比阅读就很有必要。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有很大的畏难心理,所以我们可以从基础做起,积累总结文言基础知识。这个任务可以放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以《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这样的短篇作为典范集中练习,避免长篇,逐步消除学生阅读文言文时的畏难心理。
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分配对应的任务,比如写景句子的意义与妙处,小组内成员在每一篇里找出对应的句子,进行归纳总结,最后以积分的多少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装定成册在班级、校园内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会文言文知识的魅力。也可以以知识竞赛的形式举行一些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突出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三、多元解读,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鉴赏作品艺术特色。
在弄懂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对同类文章进行多元解读,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鉴赏作品艺术特色,这就是对学习文言文更高的要求。这一方面就需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展示学生的才华,彰显个性的思维火花。
比如,《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湖心亭看雪》三篇文章以写景记游为主,景中寓情含理。《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在写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湖心亭看雪》在描写风物特色的同时,抒发了作者达观超然的情怀。欣赏写景游记散文中,丰富的思想感情因素,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之,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艰辛的过程,多文本阅读是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我们应该积极实践,勇敢挑战,走在语文学习的前沿,需找文言文学习的创新方法,热爱文言文,学好文言文,提高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