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教学趣味化方法的探究?
开拓孩子的视野,介绍丰富的科学知识
借助说明文的语言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吴冠中的《桥之美》一文中,作者不是用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感染力。如“茅盾故乡的乌镇的小河旁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芦苇作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其实芦苇不会“发闷”和“深呼吸”,只是人的情感投射到它的身上而已,说明作者与周围的环境已融为一体。教学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发现和感知蕴含在文字中的桥之美,这节课也就不枯燥了。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它的语言最大特征是准确、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而中学生对“准确”之美缺乏情感体验,熟视无睹。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践中带领学生反复体味,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