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读课文该怎么教?
略读课文的教学程序。略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有三个步骤:①区分要求,建立目标。目标的建立要与精读课文相区别,简约,难易适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②自主阅读,迁移能力。这一过程要组织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完成阅读任务,迁移精读课文时课堂获得的学习方法和能力③检测效果,评价学习。由于略读课文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因此检测学习效果是必要的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的内容、步骤、方法,必要时加以引导和补充。
自读——交流——积累 即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略读课文的教学达到以下基本教学要求: 第一,概览全文,了解大意; 第二,交流重要信息; 第三,有针对性地积累语言或向课外延伸。
1.把握略读课文地位,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2.明确略读课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精心设计略读课文教学流程,利用提示,自主阅读。围绕要点,品味语言。 积累语言,拓展实践。
我认为所谓的“精读”和“略读”本没有本质的区别,千万不要因为编者这样说我们也就随随便便听了,随随便便信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有些“精读课文”可以一带而过,而有些“略读课文”确是“大有讲头”的。有些版本的略读到了其他版本就成了精读,反之,也是如此。:真正略读课文的教学应是“简略而不简单”,“粗放中显精细”,一课一得,师教得简明,生学得实在。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在课堂上的延伸和拓展。教师应该在充分教好精读课文的基础上,把略读课文的时间更多的交给学生,组织好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精读课文的学与略读课文的练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性语文素养。
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交流自读体会,最后总结提高,积累语言或向课外延伸。
明确略读课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梳理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自学的能力。
注意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
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