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同学们,回忆下小学六年,都学过哪些文言文?从中都学到了哪些道理?大思想家孟子从学下棋中发现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进第一则文言小故事——学弈。(板书:14、学弈)
你是怎样理解学弈的。弈:下棋。你知道学的是什么棋,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
2.通过预习谁知道学弈选自哪里?《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yú)。战国时邹国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文言文二则》是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我们回想一下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有哪些吗?(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想象、用现代词汇代替)(你真是一个善于积累的孩子)
二、导入新课
1、引入故事情境
出示课件:古乐声中,画面进入了战国时代。一家棋社门口张贴了张告示,上书四行字:弈秋棋社今日招徒,一朝学成终身不俗,广纳天下贤人雅士,齐聚书卷路150号。
2、拜师交友
在弈秋的棋社会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学弈》这篇课文,在文中找找答案吧。
3、那我们用这些方法自由的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好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现在开始吧。
4.通过朗读,谁发现了文中有两个字是多音字,你是怎么给多音字注音的呢?(说的有理有据,你真是一个会学习的孩子!)掌声
5.查字典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帮手。我们来看看这两字的读音和解释,结合文中的注释,很容易就能确定这两个字的读音是(课件: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
6.下面听老师范读课文,听读也是一种学习。请大家认真听。 (课件)
7.古人读书讲究节奏,读的时候如醉如痴,学好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朗读,最好的方法也是朗读,请大家根据你的理解,试着读出句子的节奏,读出停顿。现在开始。
8.好,谁愿意来试着读一读。(声音洪亮,很有节奏感)
9.去标点读,竖排排版方式读。
10.“之”字在文中多次出现,但意义不同,你能找出来吗?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小组故事会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以故事会的形式来讲讲这个故事。故事会之前,老师有四个特别的任务要分配到咱们的四个组。现在请看大屏幕:
一组:
(1)你认为弈秋是个怎样的人?请找出相关句子。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请试一试。。
二组:
(1)你认为第一个徒弟是个怎样的人?请找出相关句子。
(2)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句话应该怎样来读?请试一试。
三组:
(1)你认为第二个徒弟是如何学习的?请找出相关句子。
(2)想一想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3)这句话应该怎样来读?请试一试。
四组:
(1)文中哪句话点明了学弈的结果?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3.交流感悟
师:让我们来分享一下彼此的阅读收获!从一组开始汇报。
一组:
我跟大家分享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弈秋是个棋艺高超的人,从课文第一句可以看出来。《课件》
我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知道了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二组:
我跟大家分享我们小组的谈论结果,我觉得第一个徒弟是个学习相当专心的人,从文中“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句看出。
师:找的很准确!(课件:一徒弟沉思专注的形象及句子“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谁能观察人物,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说一说吗?
(指导释句并看图,引导归纳:此人目视棋盘,神色专注,一副全心投入的样子。)
师:你能读出他的全心投入吗?读的真有味道,我们大家一起试着读出他的专心致志。我们接着分享。
三组:
我跟大家分享我们小组的谈论结果,第二个徒弟三心二意,无心学习。文中是这样说的:“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课件:第二个徒弟的形象及相应的句子。)
师:不错,这句话怎么理解呢?
(引导释句之后指导看图,归纳:第二个徒弟无心学棋,东张西望,好像在想:说不定天鹅就要飞来了。)
师:你能读出他的心不在焉吗?
四组:
生:第三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点明了学弈的结果。
生: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他俩在一起学习,但是第二个人的学习不如第一个人的好。
下面我们配乐朗读,读出节奏和停顿。
填空背诵,自己试着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囊萤夜读》,你能从这个故事中悟什么道理?
道理:无论在什么样的艰苦条件下,人都可以克服困难,坚持学习。
师小结:学习的好坏,不是全在智力高低,就算有好的老师教,也未必就能学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认真向老师学习。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推荐阅读:《宋濂冒雪读书》、《欧阳修借阅典籍》、《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板书设计:
14、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成功
学弈 贵在专心
一人 三心二意 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