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许昌市建设路小学 王冰冰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小学语文新课标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教学,目标不高,然而学生一提到作文写作还是叫苦不迭,他们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负担,写作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难事,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让学生爱上写作呢?结合自己亲身的教学实践,我觉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引导学生向生活探索,积累生活素材,为作文写作积累“源头活水”。
我们常说: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实,孩子们的写作一样离不开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没有生活内容的写作会十分空洞,脱离生活的写作会失却鲜活,让学生觉得无聊透顶,甚至厌烦写作。因此,作为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让他们明确写作就是生活,写作源于生活。当孩子懂得这些后,就要教给孩子们如何积累素材,如何为写作做准备了。
首先,我们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孩子通过记日记来督促孩子观察生活。但是一开始,孩子们觉得不知道如何写日记,最多在老师的指导下,知道日记就是写上时间、天气等信息,记录生活的真实。其实,我们要做的是资源的充分利用,让孩子能在写日记中积累素材。形式可以变换,但目的是激发。例如,我把记日记的作业布置为“每日吐槽”,学生正是牢骚满腹,好,那就借此让学生发生活的牢骚,其实要发牢骚,如果没有仔细的观察,敏感的感受,其实也不会发出,再加上如果是有感而发,就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写出来就会通顺流利,如果自己就读不通顺,恐怕就会督促他们积累更多的词语。这样就让孩子从吐槽中获得生活,就从生活中观察,有了这样的基础,再一步步引导,孩子们就会从中获取成功的喜悦。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
二、作文教学需要方法的指导,作文教学最需要的是动力和热情,没有什么比作文,更需要表达肯定的了。
作文教学,要注重作后指导,即作文教学要不断地夸赞学生,有技巧地表扬学生,因为你夸赞的方法就是学生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在表扬和倾听表扬中获取了写作的正确方法。
徐栋老师的一堂作文指导课是先从学生的作品展示总结开始的。徐老师首先出示了学生的名字,并让学生大声喊出来,在学生的呼唤声中,学生作文内容缓缓展出,指明学生读的过程中,老师给以点评,让其他学生明白了正确的表达方法。接着,对学生作文中有共性的“口头语”进行概括,接着用苏州话的俚语或者方言与河南话的口语相比较,总结出口头语与书面语的表达的不同,并教会学生将二者进行转换,让学生明确,书面语运用恰当可以增强文章的书面化表达。
其次,写作方法的训练还从选择作文题目入手,因为好的作文题目可以吸引读者读下去,好的作文题目要有“不一样”,即与众不同才好。让学生在尝试中练习,在练习中写作,比我们平时讲作文的“好题一半文”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最后,作文教学还要讲究作文教学情节上的“一波三折”,要善于抓住主人公内心的波动,把内心的曲折,曲折点写下来,就会让作文写得更生动。
当然,如今大多数的作文教学都是作前指导,作后指导少之又少。而作后指导就是要求“先写后教,以写定教”,要求学生自由写作、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所以,许多学生不愿写、写不出作文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不敢写,是老师的所谓条条框框、观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不敢‘’冒天下老师之大不韪”,生怕写出的作文被老师批评。相反,那些敢于写作,敢于表达真情实感的小学生,最后都成了真正的大家,例如蒋方舟,例如《废都》,例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莫言的《蛙》,一部部作品正是自成语言体系,敢于写内心,敢于表达,终于成为了一个个“大家”。
二、老师的示范力量不可小觑。老师要先学会写“下水文”,这样学生才会更愿意写一写。
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教师的职责,其实,老师最大的作用是示范性,榜样力量。要让学生会写,作为老师首先也得能写,否则,没有与学生的换位思考,我们就不会了解学生的心理,我们就不知道学生写作的难点在哪里,自然就不会“对症下药”了。
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喜爱写作,喜爱尝试写作,愿意给孩子做出榜样的力量。例如暑假,我要求学生写一篇暑假的美景作文或游记作文,我就先进行了旅行,回来后就将感受和美景进行记载和描绘,写出来的“下水文”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并将内容进行了转发,孩子们见了,喜爱看,在学习中也愿意自己进行尝试。
四 、 激发学生的发表意识,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
每个人都有表现欲,当学生的作文得到肯定,被发表后,就会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很多作文方面的专家往往利用办班级作文报等形式刺激学生的写作愿望。而我们地处农村,条件有限,但是教室后面的黑板,我开拓板块,展示学生的写作内容,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很快,班级佳作不断涌现,学生中逐渐形成了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我觉得发表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其实,学生的发表意识源于作文教学的文字技巧和文心技巧,文心技巧其实说白了就是有四个意识,即: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识、作品意识,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而说话的本质就是与人交流。”因此,作文写作并不难,好的作文教学就是让学生快乐起来,乐于写作,没有比作文教学更需要肯定的表达了。
对此点,联系自身的实际,我是有着作文实践的老师,喜欢我手写我口,回忆了去世多年的父亲,写了坚强的母亲,写了与人为善的姨夫,还有那个失踪的童年玩伴,经过写作实践,让我明白了,写作首先是心中所念,真情实感;其次,要有自己的语言体系,细致的语言描绘会发挥语言文字的魅力,散发出迷人的光芒;叙事性散文还要以细节取胜,用细节打动人心。
有专家指出:最优秀的老师既要有动力、有热情,又要有方法和技巧。未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想在作文教学上确立作文的知识系统,确立作文的训练系统,发展自己的作文实践系统。做一名快乐的语文写作老师。
总之,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作文源于生活,善于就地取材,积累语言和素材,其次,老师给学生方法指导,当然,老师的示范性也十分重要,老师的写作是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最后,学生自己的作文如果有展示的平台,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起来,做一名爱上写作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