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yinyuanyuan发起了2019-07-26
11
回复
37
浏览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许昌市建设路小学尹渊渊名师工作室  刘惠萍

       鸟儿叼啾之间,云卷云舒之间,时光悄悄地从笔尖上和脚步间匆匆溜走。回首五天的培训:一串串文字的脚;一帧帧宝贵的照片;一张张真诚的笑容;探讨时,脑海中一个又一个的思考;沉思时,眼界里一份又一份的将来……还好,许昌市“三名工作室主持人(助理)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浙江师范大学之行,我们反思重重、行囊满满。

一、培训内容丰富多彩

       本次培训特别针对我们“三名”工作室的教师们,量身定制了专门的培训内容,有工作室团队梯度构建的指引;有多维化工作室活动形式的介绍;有针对工作室和工作室成员的规划模式展示;有对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自身修养的引领;有怎样将工作落到实处的案例介绍;也有怎样从工作中将实践上升成理论的指导;还有精彩的校园和工作室实地考察。精心的课程安排使今后我们工作室的工作目标更明确,同时对我们存在的问题也给予了精准的讲解指导。

二、学习分享幸福快乐

       每天同行的主持人和助理们,都将自己学习的美篇发到研修群里。从美篇的制作、图片的选取、内容的撰写、音乐的选择都是经过精心的挑选和推敲的。在研修微信群里,大家共同交流、共同分享、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每一天的美篇都记录着大家的学习、收获、心得和体会。在这远离家乡的几天时间里,大家从相识到相知相伴;从陌生到成为知己;课堂上我们是求知若渴的同学;课余时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伙伴。一路上收获了智慧,收获了成长,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喜悦,也收获了幸福。

三、校园考察收获美丽

       漫步宾虹小学、东阳实验幼儿园和师大附中的校园里,满眼美丽雅致的景色,让我感受到一草一木皆有情,一画一图皆有意。看到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彬彬有礼地向你问好,一股温馨的暖风扑面而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每一个美丽的校园,每一个优秀的工作室都离不开一群人的辛勤付出和鼎力相助。在这些校园和工作室里,我们看到了老师们自身的优秀,也体会到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精彩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像这几个工作室一样,扎根学校、以生为本、克服困难、砥砺前行,我们“三名工作室也必将迎来美丽的绽放。 

四、专题讲座收获智慧

       温文儒雅的吴磊峰老师在讲座中,详细地向我们阐述了在工作室的发展和建设中,有了团队的研修、实践和思考,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根据涉及范围的不同,成员层次的不同,形成有梯度的团队,而不是简单的“团伙”。要夯实研讨环节,共享集体的专业智慧;要反思自己的专业实践,聚焦课堂教学。要借鉴前人的专业成果,强化成员的内功。

       慷慨幽默的阮高峰老师,在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室团队多维化研讨模式的同时,大方地和我们分享了新科技下,能够帮助我们高效工作的小技巧和小程序,使每个听课教师眼前一亮,顿时觉得多媒体“原来这么简单

       杨胜大老师向听课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多年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在工作室的团队管理上还是在班级管理上,他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划方案和任务认领的方案,将团队的主动性和内驱力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做事轻松又高效。

       郑志湖老师以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工作中要做个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教师。他说:“一个名师可以成就一门学科;一个名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学校;一个名班主任可以成就一班孩子。郑老师身体力行地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是教师的自身修养。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教师如灯的精神,点亮自己,指引别人。

       亲切随和的吴小军老师成功的秘诀是:用心教书、用爱记录。一本本日记,一页页反思,吴老师用朴素的文字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记录着美好的瞬间。记录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把这些问题当做课题去反思、去研究。因为爱所以记录,因为记录让温馨的瞬间成为美好的永恒。

       李润洲老师则教我们做一个“有问题的老师。从踏踏实实的做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李老师说:写就是思的过程。从做事中揭示出理来,就是自己的理。他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将实践提炼成为理论。

  这次培训,授课教师都是实力派的专家。结合我自己平时的工作室、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工作,一直以来都忙忙碌碌,少有机会静下心来反思、学习,来到这里一下子听了那么多课,见识到了那么多成功的工作室,使我对工作室团队的构建、任务的分工、多维的活动、高效的落实等方面有了更加系统的认识,使我感到自己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为期五天的学习,使我对一些教育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工作室发展方向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工作室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教育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这次培训使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焕发出无限生机。

           回首浙师之行,专家之教诲,言犹在耳;名师之成长,历历在目;同行之评论,警策入心。心灵震撼之余,转变观念、树立信心;补元添灵、去骄去燥;站位高矣,目光远矣,胸怀更开矣,获益颇丰矣。回归沃土、辗转长思,当拥教育之情怀,矢志不渝;当立教育之创新,实干高效。将浙行汲取之精粹,厚育同仁,惠泽学子,方能此行无憾!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