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绘本教学中引领所起到的作用
许昌市建设路小学尹渊渊名师工作室 刘惠萍
2018年4月20日在我校结合举办的魏都区低年级教研活动中,我校的赵甲好、刘鹤和来自南关村小学的牛亚非三位年轻教师进行了绘本教学的做课,赵甲好老师带来的《一园青菜成了精》,刘鹤老师带来的《我妈妈》,牛亚非老师带来的《三毛流浪记》,三位年轻教师展示了三节风格迥异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
下面,我就赵甲好老师的课堂,谈谈我在绘本课堂聆听过程中的几点心得:
1.教师自身素质的引领。
在上课伊始,赵老师拿出快板,抑扬顿挫的为孩子们进行快板表演,在充满节奏的童谣中,本节课拉开了帷幕。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青春的活力,热情洋溢的教学风格,一方面吸引着听课的各位老师,另一方面,感染着课堂上的每一个孩子。也为接下来一年级孩子们的诵读课文奠定了“语感”的基调。
2.课程中想象的引领。
在赵老师的课堂中,有一个环节,始终让人念念不忘。那就是在诵读的开始,老师对重点句子:“绿头萝卜称大王,红头萝卜当娘娘。”的指导。这个环节完成得非常好,在于教师能够充分地引导学生找到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微妙联系和相同之处,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描述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有自己的依据的。所以,在接下来学生们在学习葫芦兵打蔬菜的环中,学生能够轻松的发挥想象,尽请描述,也不致于胡乱想象,而是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课堂中,引领的意义,体现得淋漓尽致。相同的环节,也出现在豆芽兵和胡萝卜将军的环节中。教师让孩子们模仿豆芽兵报信的环节里,教师让孩子们表演豆芽兵报信,加深了孩子们对豆芽传令兵的形象做了传神又形象的诠释。在教授胡萝卜将军出征时,教师利用插图,让学生理解令旗时,若能再加上一个戏剧中,身插令旗的元帅图片或形象时,让孩子们直观地能看一看,脑海中有一个具体的参照,这样处理会更好些。
3.课堂上语感的引领
在赵老师的这节课里,学生“语感”的训练,也很到位。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
对小学生来说,语感就是语言文字表达了什么意思你得明白;读了之后你自己有什么心理感受,把你的理解、感受说出来,用读的方式表现出来。
语文学科的个性是交际性,即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进行口头或者书面的交际,所以学习语言文字,用好语言文字,便是语文学科很突出的特点。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在不断的领悟、渗透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在赵老师的课堂上,语感的培养处处可见,所以,当课程结束后,尹渊渊老师跟大家说,这节课,做课的是一年级的孩子们的时候,与会的老师们不由得发出由衷的赞叹。
三位年轻教师展现的课堂是精良的课堂,优质的课堂,充满着青春与活力的课堂。带给听课老师们的,也是深深的震撼与思索。震撼于年轻老师们的成长,思索于衬着这股年青的气息,我们的教育该如何大步向前。
精良的课堂,优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