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整本书阅读,谈谈自己的看法
整本书的阅读在于一个整体,不同于一篇课文的教学,学生阅读了一本书,留下些什么印象,感受到什么,是非常重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事先推荐书目,利用阅读课,进行读书交流。交流时, 教师把握的是一个整体,不必关注每一个细节,强调整体的感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精彩的内容逐步深入的再阅读。整本书的阅读,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的体验, 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帮助学生走进阅读,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
教材全是单篇短章,只读课本上的文字,老是局促在小规模的氛围之中,读整本书的时候就会无从下手,难以把握。学生没有整本书阅读的实践,就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就不可能自己学会阅读。读整本的书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望而却步了。
面对整本书,如何在一节课的时间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本信息,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产生阅读兴趣,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呢?教学材料的取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要根据这本书的特点,选择典型的片段,让学生一起阅读,体验阅读乐趣。
:“读整本的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整本书阅读能够扩大阅读空间。通过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指导,阅读方法指导,讨论交流等方式,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发展语言,锻炼思维,强健精神,提升境界。对整本书阅读效果和阅读过程进行质性评价,保证整本书阅读的有效进行,为学生开拓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
班上有一个孩子,暑假期间一共读了11本书,阅读让她变得和其他同龄孩子不一样,作文水平提高了,思想深度加深了!
整本书的阅读有利与培养孩子的统筹意识和全局性逻辑思维,更利于阶段性知识的提升和整体知识的衔接!
整本书的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宏观思想,
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
系统的吸收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思路。
并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培养阅读兴趣。
努力把书读薄读透。
培养阅读兴趣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