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阅读为学生插上翅膀
lihuagzs发起了2020-10-09
2
回复
18
浏览

让课外阅读为学生插上翅膀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  李华

 内容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为此笔者通过“早”读,扶孩子迈出第一步能读,保证学生阅读时间会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读,开展各种展示活动,从而为孩子插上遨游书海的翅膀,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关键词:

“早”读    能读    会读    乐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但纵观整个小学阶段,一个学生所学的课文不过三百来篇几十万字,即便学得再好,阅读量也有限。因此,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要把课内与课外、校内和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一、“早”读,扶孩子迈出第一步。

阅读要从低年级抓起。果说能让孩子喜欢阅读,并在阅读中取营养是一条长长的路的话,那么低年级的课外阅读就是学生在条路上正式迈出的第一。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孩子走出这坚实的第一步是责无旁贷的。但是,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不能连贯阅读,造成他们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如何让刚入学不久的孩子能进行课外阅读呢?

1.激发热情,主动阅读。有的孩子入学时只认识廖廖几个字,要让他们愿意主动去阅读,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我们常用的方法是:故事激趣法。低年级孩子最爱听故事,只要老师说要讲故事,立刻个个专心致志,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很快就进入一个或趣味盎然,或惊险跌宕的故事情节中。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急于知道结局时,教师戛然而止,满怀歉意地告诉孩子:后面的故事更精彩呢,但马上要下课了。要想知道下文,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很多孩子都兴致勃勃,欲罢不能,回家后督促家长找来读物一读为快。  

2.坚持阅读,证阅读量。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低,语感差,理解能力不强,在课外阅读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让他们读一次很容易,坚持天天读就难了。证阅读在一年级的孩子入学之后,我们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在取得家长支持的情况下,下发了作了一个名为“阅读超市”的课外阅读活页: 

阅读超市 

                                                  月        日    

姓名

 

班级

 

书名

 

每天阅读页数记录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认识的生字(剪贴)

 

积累的好词(剪贴)

 

家长的话

 

自己评价

 

                                                        

要求学生每天都按表格的要求阅读并填写,老师每周评阅一次并做好统计。只要每孩子都能坚持阅读,就能拿到一颗小红星;红旗”奖;每周阅读量排名前十的为本周的阅读之星”。“阅读之星”评出之后,一方面在“校信通”平台上面对全体家长通报表扬,另一方面报送学校,在校升旗仪式上公开表扬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到了学期末,全班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坚持做阅读记录,40%以上的学生周阅读量达万字以上,学生阅读量得到很好的保证。

2.课前故事,享受成就感。天晨会时间拿出分钟,组织学生讲一讲自己读到的小故事。孩子们拿着老师准备的麦克风,有讲童话、神话的,还有背古诗,读童谣的,每个参与展示的学生都能得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老师颁发的“小红旗”。一学期下来,孩子们既交流了阅读收获,又锻炼了表达能力和胆量,阅读的成就感使孩子们阅读欲望逐渐高涨。

二、能读保证学生阅读时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素质人才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高学历、高水平对今后子女就业的重要性。因此,许多家长把重点都放在了如何提高子女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提高成绩上。 老师们也面对着重重压力,一边抱怨学生作文差,没有阅读习惯,不愿意读有益的图书,要求学生多读书,写好作文另一边却把精力都用于课本知识的教学,布置各种家庭作业。孩子疲于应付家庭作业,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而家长心疼孩子一起来应付老师。所以,要想将课外阅读落在实处,必须有时间的保证。除了减少家庭书面作业,给学生留出读书时间外,还要注意:

   1开设阅读课。校内我们可以利用自习课、班会课将它开辟为阅读课,或是放上一曲古乐,让孩子们在流淌的乐声里静静地阅读;或是组织孩子们交流读书心得,欣赏经典片段。

   2定时定量读。提倡孩子针对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比如完成课堂作业后,或是吃完饭的零星时间等,定时定量有计划阅读,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3开展群文阅读。所谓“群文阅读”,就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其中的“一组文章”,可以是教材与课外读物的组合,也可以是一组有共同之处的课外读物。“群文阅读”于课内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读篇文章,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三、会读,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如果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以致用,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就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  
    1.正确选择读物。“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者成为他的指路明星,确定他终生的理想。”可见,让孩子“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在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另一方面,还要教学生在有益的读物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但不一定都适合小学生去阅读教师除了要向学生提供或推荐优秀的少儿读物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使其配合教师教会学生选择读物,帮助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

2.学习阅读方法。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书买来,或者借来,但是怎么呢?这需要老师给介绍一些读书方法。

   1)学会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有两种:一是精读,一是略读。课外阅读应以略读为主。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爆炸的时期,信息含量大变化快,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篇篇精读,章章深研。但是略读也并不等于贪多求快,任何一次课外阅读都是多种读书法的综合运用,都应在略读中穿插精读,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2教会学生做阅读卡片。可以做文摘卡片,就像蜜蜂一样及时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也可以做心得卡片,表达阅读者的思考和感受。我们图书内的书籍,每本书都贴五颜六色的便利贴上面满是孩子们的阅读心得。这些卡片也成了其他学生在借阅时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有些学生还在卡片上面续写自己的心得。 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孩子们的读书兴趣一天天浓厚。

   3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多看书、勤动笔,及时写出自己 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 这些要求认为放在四年级以后比较合适,切忌提太多阅读要求,一定要尽量让孩子在放松、轻松的心情下完成阅读活动。

四、乐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1.亲子共读,其乐融融。有人请教专家,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专家只有

一个建议亲子共读。我们可以建立“亲子共读本” 请学生阅读后写出书名 书名、时间、字数、简单感受……家长每月在共读本上写孩子的阅读情况和共同阅读的心得。这样学生觉得父母和自己有了共同语言,家长也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思想成长轨迹,实现了双赢。

 2.搭建舞台,精彩展示。学生能保持对阅读的兴趣,为学生搭建展

自我的平台是有效的方式。因此,我们设了大型读书节展示活动。读书节上,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各个年级也不相同。(1)低年级:讲故事式、演式小制作式。(2)中年级:图画式;摘抄展评式;朗诵式、演讲式;(3)高年级:排演课本剧式、办小报式、书评式、方法交流会。丰富多彩的展示形式,为学生搭建了展现精彩的平台;多种多样的比赛中,孩子们读书的体会,展示着丰硕的收获分享读书的快乐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育要提高效率,就得超越课堂,为学生插上课外阅读的翅膀,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这样才能“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