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预习习惯?
lihuagzs发起了话题2021-05-27
18
回复
47
浏览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预习习惯?

所有回复
  • 张桦洋 2021-05-28

    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和督促,是促使学生养成自觉预习习惯的关键一环。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兴趣容易产生,但持续时间比较短。学生对课前预习的兴趣,随着体验次数的增多,新鲜感会逐渐降低,如果教师不采取措施强化学生的兴趣,使这种兴趣转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课前预习失去兴趣,甚至厌烦。因此,在每节课上,我总是适当设置一些环节,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课前预习做的较好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这些同学体验到预习的成就感,在班内形成“我预习,我快乐,我受益”的良好风气。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张桦洋 2021-05-28

    及时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经问卷调查和观察,我发现不少学生课前预习只是流于形式,纯属应付,不少同学认为把本节内容看一遍就是预习。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消极的。课前预习不仅仅是看一遍,更重要的是总结本节教材的主要问题、重点、难点,阅读之后把自己心中的困惑和理解可以简单的在书中做批注等等。总之,在安排课前预习任务时,要具体明确,使学生明白,怎样做,做什么,这样学生预习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当然,一开始,我们会觉得比较麻烦,但是一旦学生养成习惯,我的麻烦也就结束,此时,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就养成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jianhuili 2021-05-29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如果没有良好的预习习惯的话,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让成绩优异且喜欢主动预习的同学做榜样,让他们谈心得、谈体会,从而激发同学们课前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jianhuili 2021-05-29

    其次是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检查和督促,通过这种强制性措施去强化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这就会慢慢的演变成一种习惯。当然了,单是这样的话,就显得比较枯燥了,到最后可能会让他们产生抵触心理。所以要懂得胡萝卜加大棒的激励方式,既要督促他们,又要适当的奖励他们,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jianhuili 2021-05-29

    最后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明白,预习时要怎样做,要做什么,这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才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当然了,这一开始时,可能会显得比较的麻烦,但是,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后,就不需要过多的去指导了,可以让他们自己去努力了。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晓兵 2021-05-30

      学习初期,给学生制定细致的有步骤的预习要求,然后,一定要检查落实。当学生感觉到预习的好处,慢慢也就习惯了。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李晓兵 2021-05-30

    对于语文的学习,预习很重要。因为如果课文学生都没有读,课堂的吸收绝对是有限的。所以,预想的好习惯需要天天抓,常抓不懈。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ihuagzs 2021-05-30

    教给学生良好的预习方法,让学生有法可依。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ihuagzs 2021-05-30

    采取多种形式检测预习效果,让预习变成习惯。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ihuagzs 2021-05-30

    设计预习单,让学生在指导下预习。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