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习作兴趣?
让教师的赏识能够为学生作文的动力和快乐。
让阅读融入学生的心灵,写作因阅读因美丽。
强化动机引起兴趣。俗话说:“有钱难买乐意”。凡事乐意干,才会用心干、自觉干,也才能干好。作文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表达能力,发展思维。然而能力靠多练、多练靠自觉、自觉靠喜爱。要使孩子喜欢作文,家长就必须强化孩子的学习动机,想方设法培养孩子的作文兴趣。一个人的兴趣与爱好往往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的。家长应联系实际,逐步引导孩子认识作文是学好各门功课、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掌握的一种重要技能。
开源拓流诱发兴趣。要让孩子喜欢作文,就得引导学会孩子作文,使他们感到作文不难。孩子觉得作文很难,主要的难在内容上,也就是缺少写作材料。怎么办?一是多观察;二是多读书。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书是写作的“流”。引导孩子作文应该开源拓流,也就是注重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家庭生活。
开展活动激发兴趣。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各种爱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家长应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家内外活动巧妙地把作文训练寓于绕有兴味的活动之中,激发、培养他们作文的兴趣。提高作文能力要靠多写多练,在表达中学表达。问题是不要逼着孩子练,而是指导孩子练,要让孩子写自己熟悉的事物,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所爱,鼓励孩子各写所爱,自由练笔,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并把写日记作为正常练习的重点。总之,家长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孩子爱动笔、勤动笔的良好习惯。
加强指导增强兴趣。纵观目前孩子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所以要指导孩子自己观察生活。要孩子写自己的生活,必须指导他们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天地里,猎取作文材料,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用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的美好,发现人间的真善美。
改变作文教学方式,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比如:作文教学中融入游戏,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等等!
写作文指导时,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先考虑“写什么”,再考虑“怎么写”。在语言表达上,让学生从小养成一个习惯,写了一个句子就问一问自己:这个句子“通”吗?在写得“通”的基础上,再逐步要求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