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 程欢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寻找生命的价值。在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语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它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对学生而言,学好语文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是百科之母。
为了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我绞尽脑汁,想千方设百计。我个人认为,多读书多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语文学好了就会带动其他学科,多年的工作教学积累了点点滴滴。我认为扩大学生阅读量,不仅要让学生对阅读有兴趣,而且还要采取多种形式,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条件。本学期学校举办的“读书节”活动也大大培养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在课内阅读方面,我觉得首先要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在校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像我们学校就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进行集中阅读课外读物。教室里专门设立了图书角,学生们都非常喜欢。这样,学生除了在校进行统一的阅读外,还可以随时随地把图书角里的书籍打开进行阅读。其实“语文就是社会”,在课外阅读方面,语文课本里有着包罗万象、广阔丰富的有关社会、历史、地理、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但基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与水平,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有些背景性知识根本不了解,对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缺乏感性经验,所以有必要利用丰富便捷的网络资源进行拓展性阅读。学生从网络上可以查找到更多的知识,对课文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除此之外,我认为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中,家长可以和孩子采取“亲子阅读”的形式,家长可以和孩子读一本书,也可以家长看成人的书籍,孩子看自己的书籍,让家长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建设书香家庭。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家庭氛围,学生的阅读量一定会更加丰富。我鼓励学生多去逛书店,让学生养成在书店看书的好习惯,书店内的书籍丰富,学生选择的面又较广,读书的氛围也非常安静。
我相信,这些多种的读书形式定会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让书籍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