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滋润
在微信上曾看到过一位班主任发给家长的一则短信,很感动:“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大树。”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动力基础。作为班主任应该有更广泛的爱、无私的爱、真诚的爱。要把自己的爱撒向每一位学生。要用火热的爱去熔化冰冻而消沉的心灵,用爱心的温暖去医治心灵的创伤,使每个学生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我们班有个孩子,他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长期在洛阳工作,刚转入我们班时,他对老师、同学都是一副“敬而远之”的冰冷姿态,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上课趴着不听,自己画画;下课不与同学交流,还是画画。爷爷说他“桀傲不驯、不服管教”。我发现他看了很多文章,就即时表扬他,他的背直起来了,我拍下照片给他看,他的嘴角向上弯了起来,有些怯生生地对我说:“徐老师,能给我妈妈看到吗?”这时候,我的心一颤:一个十岁的孩子,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他是多么渴望母爱,怪不得他的画中常常是一家人在各个地方活动的场景。于是,我马上向他要了他妈妈的手机号,加了微信,并邀她加入微信群。以后的日子,我常和他聊天:聊妈妈,聊他去过的地方,聊他的生活,孩子已经融入了班级生活:学会了跳绳,能站得笔直地在台上领读,当起了班级图书管理员,还和其他孩子一样会“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