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名师工作室工作汇报
lihuagzs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0
浏览

首先,感谢教体局,给我们搭建了“名师工作室”这个发展平台,这对于我们工作室的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对于我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我带领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本着名师工作室要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的宗旨,走“以研促教,研教结合”的道路,认真学习、潜心研究、不断进步,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的阶段目标。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汇报工作室一年多来的工作:

一、政策支持

为充分发挥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加快优秀教育教学管理人才的培养,推进教育家办学,全面提升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许昌市和魏都区教体局分别制定了“三名”工作室建设管理实施方案,促进校长、教师、班主任队伍快速成长,为打造教育强市,提升教育服务能力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保障。

  为确保“名师工作室”扎实而又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工作室挂牌之初,我按照市局要求,迅速完善了工作室建设方案、工作室三年规划、管理条例、工作室工作计划、考核方案,建立成员成长档案等相关的管理办法,为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工作室要求每位成员按照工作室的要求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师徒结对、培训学习、专题研讨、项目研究为主要活动形式,努力提高自己在教育教学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二、资金投入

    为确保“名师工作室”地顺利发展,真正发挥工作室的作用,我校给予工作室大力支持。在我校极度缺乏办公空间的背景下,还是挤出了两间近50平方的独立办公空间,空调、电脑、打印机、摄像机、书柜、图书等一系列办公设备配备齐全,各类工作费用均及时据实拨放到位。

   

    三、工作成效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工作室已出现成效。自工作室成立以来,每一位成员都积极参与活动,积极完成工作室布置的每一项研修工作,热情高,效果好,整个团队呈现着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工作室内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学、积极创新、共同前进的新潮流,无论是工作室学员还是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工作室老师这一年来在各种活动取得了累累硕果:共结项立项省市级课题5项;发表各级论文8篇;在各级课例比赛中获奖15项,特别是吴瑞平老师和程欢欢老师在2019年的名师工作室的赛课活动中分别获得骨干组和青年组的特等奖;获得各级辅导奖8项;演讲比赛获奖4次,特别是吕红妍老师和程欢欢老师在2019魏都区师德演讲中因表现优异,参加巡回演讲;获得省市各级荣誉称号8项。

     李华:获得河南省骨干教师称号;省级课题研究“运用汉之星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研究”结题;《1+X群文阅读策略研究》获许昌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论文《巧用汉之星提高低年级识字写字能力》发表在CN刊物《时代教育》;市优质课一等奖辅导教师;在魏都区语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会、郑州市航空港区教师培训会、魏都区新教师岗位培训会上做讲座,4次组织工作室送教下乡。

    郑沛:辅导程欢欢参加名师工作室赛课,获得特等奖;论文《浅谈小学的多文本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发表在CN刊物《读与写》,省级课题《多文本阅读议题选择策略研究 》  顺利结题。

陆发勤:辅导栗会敏老师的微课,获特等奖;辅导吴瑞萍老师的课,获特等奖;辅导丁超老师、吕红妍的课,参加魏都区示范课等。

栗慧敏:在魏都区微型课比赛中获特等奖。

     李晓兵:许昌市骨干教师,许昌市优质课一等奖,许昌市德育论文二等奖。

     邢新丽:2018年7月 参加了“河南省中原名师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培育项目研修”的培训;2018年9月获得了“许昌市教学标兵”特等奖;2018年8月参与省级课题“运用汉之星有效提高小学生识字写字水平的研究”,已立项;2019年1月获得了“许昌市书香班级。”

     吴瑞平:2018年5月,许昌市“我的少儿梦”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年2月辅导吕红妍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19年参加魏都区名师工作室赛课活动,荣获骨干教师语文组特等奖。

    程欢欢:《榜样力量撼人心,师德师爱立心田》在许昌市“争做李芳式的好教师”征文活动中获一等奖;2019年参加魏都区名师工作室赛课活动,荣获青年语文组特等奖;2019年3月参与省级课题 《多文本阅读组文策略研究》 已立项。

    刘聪:2018年度一师一优课获二等奖,许昌市德育论文获二等奖,2018年9月,参与的“汉之星”课题已成功结题;2019年参加魏都区名师工作室赛课活动,荣获青年语文组一等奖;2019年从事的新课题已立项;所带班级被评为“区级先进班集体”。

    虎文佳:2018年9月执教的《晏子使楚》获区优质课一等奖;2019年4月参加的省级课题《多文本阅读议题选择策略研究》已结题

    郑玉娜:2018年“不忘初心、立德树人”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2018年参与的省级课题结项  ;2018年度所带班级被评为区先进班集体。

    苏新姗:2018年参与的省级课题结项 。

    刘阳:2018年8月参与省级课题“运用汉之星有效提高小学生识字写字水平的研究”已立项并进入中期总结阶段;2019年荣获区级教研活动示范课。

    马珂 :2018年获区优质课二等奖 ;2018年参与的省级课题结项;荣获许昌市德育论文二等奖。

    卢梦姣:2018年5月,许昌市“我的少儿梦”大赛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年指导学生参加魏都区“童眼看魏都,争当追梦人”,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年5月评为魏都区先进班集体;2019年6月参与的省级课题《基于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已立项。

     骆燕鹤:2018年3月参与市级课题 《综合实践活动对小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已结项;2019年参加魏都区名师工作室赛课活动,荣获青年语文组二等奖。

     王津津:2018年8月参与省级课题“汉之星”已立项并进入中期总结阶段。

     高芳芳:2019年4月参加的省级课题《如何依托红色文化塑造少年儿童价值观的探究》已立项。

     李静:2019年4月参加的省级课题《多文本阅读议题选择策略研究》已结题。

     吕红妍:2018年3月获得魏都区青年教师诗词诵读大赛一等奖;2018年9月在魏都区微型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018年6月参与省级课题《多文本阅读与小学写作有效渗透融合的策略研究》,已立项;2019年2年所讲教研课《巨人的花园》获区级示范课;2019年4月在魏都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

、工作特色

   (一)教学引领

 工作室充分发挥本室骨干教师优势,以教育教学为中心,通过“名师结对”、“送教下乡”“名师讲坛”“主题教研”等活动,引领青年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为了提高“名师结对”的效果,我们把常用的“一帮一”转变为“多帮一”。在青年教师培养中,随堂听评课模式转变为“多帮一”带教模式,骨干教师结伴预约学员听评课活动,青年教师和师傅是错时排课,并且工作室学员可以随时到任何一个名师的课堂去观摩,确保学员有更多听课学习的机会,这很大程度地提高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带徒之外,本年度,我们工作室骨干吴瑞平、邢新丽、郑沛、李晓兵分别执教引领课,陆发勤、李华、张秋红多次举办主题讲座,我们还举行了两次“送教下乡”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

今年工作室围绕群文阅读研究,承担了省、市两级3个科研课题;围绕识字写字教学研究,承担了省级课题“运用汉之星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研究”。两个项目分别以中高年级和低年级教学为主,在研究过程中,以工作室为平台,以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发挥集体的力量,积极开展教学实践。2018年5月,我代表工作室在“河南省汉之星专项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会”上发言,受到河南省基础教研室课题办的高度赞赏。目前,工作室的1个省级、2个市课题已顺利结题,被评为市级优秀成果,同时又成功立项两个省级课题。工作室成员在CN刊物上发表了4篇论文,获得两个省级论文一等奖,一个市级论文特等奖。2018年12月14日,我工作室举办了开放展示观摩活动,将我们的研究成果推广给更多的老师,加快我区教学改革的步伐。

(三)课例研修

    课例研修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渠道。本工作室一年来组织青年教师举行系列课例研究活动,以“语用课堂”为目标,讲了15节课,围绕这些课例,通过观课、评课、磨课,取得良好效果。活动期间,我也多次邀请结对学校参加研究活动,把教研效益扩大化,真正起到优质资源辐射作用。

(四)培训学习

与时俱进,常学常新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工作室成立之后,我为工作室你定了阅读书单,鼓励大家积极阅读,加强积累,并利用读书沙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对于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周周练书法,周周晒作品,促进基本功提升。本学期我们也没有放过每一次“走出去”学习的机会:2018年3月参加核心素养报告会;2018年4月、10月参加省“名家论坛”;2018年5月、10月参加“汉之星”课题汇报展示会;2018年12月参加名师工作室高研班,魏都区全部教研活动无一缺席。2019年3月参加“汉之星”专题课题研讨。每次外出学习我们都进行了分享,争取把每次学习活动都效益最大化。事实证明,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高了,紧迫感有了,思考的多了。以后我们将争取更多机会“走出去”,更新观念,开阔眼界。

(五)资源共享

本学年我校网站正常运行,我工作室在学校网站中有“自留地”。我们还开通了博客,博客平台访问量是20950。建立微信群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2019年五月份,我们又平台加入许昌市名师网络工作室,工作室成员积极上传各种教学资源一百余项。

总之,一年多来来,我们工作室不断扎实地学习,反思、实践,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的方向前行。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们将尽到名师工作室的责任,力争带出一批特色教师,引领一批青年教师,推出一批科研成果,带领全体老师向着“谋求专业高位发展,享受教育幸福人生”的美好愿景一路同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