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
许昌市古槐街小学 魏广勇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而数学语言就是数学思维的载体,掌握好数学语言是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让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精确简练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而且能使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准确性得到锻炼。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习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学习数学语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之能够准确、流畅、合理、完整地把自己的思想、见解、问题向他人表述出来,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会与掌握数学语言,对小学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创设情境 阅读 动手操作 合作交流 观察对比 收获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很有必要。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应用的数学语言
小学生生性活泼,喜欢表现自己,可又不善于表现自己。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若能适时引导,将能发掘出巨大的潜能。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富有童趣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各种策略,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参与的意识就越强烈,思维也就越活跃。越能促使学生想说话,会说话。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数学语言,熟练数学语言。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比多少》时,我创设了帮小兔盖新房子的情景,小动物们都很热心,纷纷赶来帮小兔盖房子,看小动物们干的多起劲呀!同学们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比一比,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学生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了”。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肯想愿说。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才能完全与流畅的思绪一致,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的机会,也才有畅所欲言的欲望和兴趣。
二、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所以,从数学阅读这手,让学生真正港务数学语言的魅力。例如:在教学一年级《解决问题》时,图中那些可以用8+2=10来表示?先请学生通过仔细阅读,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并说说你看到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准确理解和深入思考了。如图中“小鸟”这个信息,原来有8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同时继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同一种图意。如:左边有8只小鸟,右边有2只小鸟,一共有只小鸟?通过让学生对同一数学信息,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准确性和灵活性。
三、在动手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
也是对学生思维的体现。而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从而使知识内化,学会表述。如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为了使学生更准确的辨认几种图形的形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做、看、想、说”进行。做:让学生分别做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看:四种不同图形的形状;想:每种图形的组成及特点。说: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想的过程?四种图形各自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等。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和用数学语言表达,不仅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还可以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学具操作过程,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演示过程,在一次次的动手操作中感知、领悟所学的知识,这就有利于学生用数学语言完整、有条理地表述,从而也达到了动脑、动手、动口“一体化”。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新思想、新发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总之,数学语言的培养是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使学生获得数学交流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四、在合作交流锻炼学生的数学语言
合作交流是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常用的学习方式。学习有疑难时,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有利于学生多方向交流,促进学生参与,又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数学语言锻炼的机会,更能通过交流讨论相互促进,同时还能通过合作学习,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老师的讲授学生根本听不进也不理解算法,所以我并不急着要让学生说算法,而是先让其小组合作交流思考,会的学生可以直接在练习纸上写出自己是怎样算的,而有困难的学生则在数值板上用小圆片摆出来,再圈一圈,根据所圈的写出过程,不同的圈法就有不同的算法;在汇报交流时,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1)56+27=70+13=63、(2)56+27=60+23=83、(3)56+27=53+30=83等,算法说得很到位,而且数学语言的表达有条理,有逻辑,也把原本一节枯燥乏味的课变得学习气氛活跃,让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五、在对比观察中巩固学生数学语言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了升国旗、推窗门、风扇、水龙头、电缆车、风车、滑滑梯等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完整地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会说国旗作直线运动,推窗门、电缆车也是作直线运动,风扇、风车作转圈运动,水龙头的水作直线运动、水龙头的开关作转圈运动、滑滑梯作直线运动。接下来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有什么不同之处,可以怎样分类?有了这些观察、比较,再加上老师对平移与旋转的阐述,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就水到渠成、轻而易举了。这样,通过学生观察感知,动脑理解,动口表述,不但能深刻认识平移与旋转,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的总结收获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进行在思考、再审视。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原有、现有知识的认识,也能更好地实现对后续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在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时,学生在总结收获时说:“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这几就是几时。学生说的很简练,却抓住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所以,让学生总结收获,在对学习过程的追溯中,有提升了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不论是对学习结果还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提升。
古人云: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头脑好!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让学生经历了敢想敢说、肯想愿说、能说会说、善想善说的过程,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述操作过程、计算算理、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既会想又会说,提高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使得课堂教学更扎实、更有效。
参考文献:
1、马树敬:《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邵光华,刘明海:《数学语言及其教学研究》
3、李燕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4、吴汝萍:《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小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