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火
weifengzhen发起了2020-10-12
0
回复
2
浏览

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火

古槐街小学 王小珂

摘要: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兴趣是学生认识事物和关心事物的主要动力。古今中外凡在学业中有成就的人,对学习都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华罗庚所说:“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废,好之不倦,因之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美国拉扎勒斯等入的实验研究表明,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努力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无兴趣,决定了他对学习的爱厌和执着追求。据有关调查分析,造成一些小学生数学学习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数学课上教师有意识地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数学课充满活力,也让学生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一、故事激趣。

故事对于每一个少年儿童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如果能在数学课上穿插进趣味故事导入新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下就提高了。我们学校的黄华老师就经常利用这种方法,数学课总是和故事穿插在一起的,因此上她的课总也感觉不累,学生的成绩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的。受黄老师的影响,我在课堂上偶尔也会将教学内容渗透在故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一年级我在讲“第几”这一内容时,就以这样的一个故事导入新课:“古时候,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饼,一天他到一家烧饼店吃烧饼,他吃了一个不饱,又吃了一个还不饱,直到吃到第四个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叹口气说:“唉,早知道吃第4个饼能饱,就先吃第四个该多好啊”。故事到此我问“大家说那个人说的对不对呢?”学生异口同声的答:“不对”,“为什么不对呢?”有些学生能一下子想到答案,但有的学生却不大明白为什么,老师便能趁热打铁组织引导,逐步导入新课。如此一来,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积极性也就提高了,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二、游戏激趣。

小学数学本身讲起来就比较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讲数学课时,尽量穿插一点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游戏:奇兵夺宝。其实这个游戏就是运用四则混合运算(和算24点类似)来进行的。通过这个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让本来枯燥乏味的四则混合运算变得妙趣横生。这样,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训练学生的快速口算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能力以及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其注意力和观察力都有明显的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三、操作激趣。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善于形象记忆,逻辑推理能力较弱。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时,充分运用直观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

(一)画一画

在学习了“认识物体和图形”后,让学生用学过的平面图形画一些图案,学生积极性非常高,画出了如房子、机器人、火箭、花儿等。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摆一摆

一年级学生学习数的组成和分解、加与减时,让学生拿出学具放在桌面上摆一摆,加强感性认识,促进知识的内化。

(三)玩一玩

学生学习了立体图形后,为了让学生体验立体图形的特点和区别,可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地玩。学生通过搭一搭,滚一滚,加深对四种物体形状的体验。

(四)分一分

学生学习了分类,知道了分类的作用后,可以来一次“小鬼当家”,要求学生整理自己的书房,家里的衣柜、鞋柜等,提高学生生活的技能和审美情趣。实践证明,重视实际操作,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亲自体验探究,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让学生用动促思,以思促言,达到学以致用自主学习的境界。

四、谈话激趣。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课例,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下。某某老师用课前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课前她在黑板上写了“聪”字,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字,大家观察这个字有什么特点?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1:左边一个”耳“字,右边一个”总“字。

    生2:有一个”心“字。

    生3:有一个“口”字。

    生4:还有一个“眼睛”。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呢?

    生:学会用眼观察,用耳听,用心想,用口说。

    师:对!如果在课堂上同学们能做到四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同学们能做到吗?

     学生异口同声:能!

     教师宣布上课。

    有了这样的课前准备,加上这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魅力,课堂效果特别好。

    看到这个课例后,我也在班上试一试,果然是好,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就调动起来了。出乎我的意料的是,课堂效果特别好,连一些课堂上从不主动举手的学生也积极的回答问题。课堂教学的确是一门艺术,做老师,必须常教常新,我们还需不断学习,努力寻找孩子学习的趣点,为有效课堂奠基。

五、竞赛激趣。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逐渐走入小学数学的课堂,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可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质的活动,如编对话、作调查、猜谜语、记者采访等等,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课堂气氛充满激情和自由。通过这种竞赛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而且小组中互帮互学生的气氛也热烈了。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自己也得到提高,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总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之舟,每一个经历过教育教学的人都知道,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化被动为主动,学习就变成一种内在的动力和需求,学习将会变得事半而功倍,反之则将是事倍而功半。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