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鼓励 促发展
weifengzhen发起了2020-10-12
0
回复
2
浏览

巧鼓励 促发展

                                                     孔晓亚

  :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不仅包含了很多的知识,还是孩子们以后走向各行业工作的基础,那么小学数学就是一切与数学有关的科目的基础。我们要在小学数学里给孩子打好基础,孩子就会对数学产生极大的乐趣,有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就对于孩子来说,鼓励无疑是最好的帮助,它可以促进孩子积极向上。

关键词:小学数学  鼓励教学

  文:

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数学是非常有乐趣非常简单的科目,但对于另一部分孩子来说,学习数学是难比登天的事。我想,这两种情况分叉点便应该是在小学教育,有的老师能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平台,鼓励孩子好好的学习数学,那么这些孩子便可能找到学习数学的自信和乐趣,在学习的时候便会觉得十分简单。那么另外一部分孩子则没有遇到一个可以开启自己数学思维模式的老师,而开启这种模式也需要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便是鼓励性数学教学。

 一、了解学生心理,合理予以鼓励性评价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努力激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充满机智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蕙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的确,教师的一句激励性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记得在教学“毫米、分米的认识”一课,当课程进行到“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这一部分时,由于三年级孩子对于生活实际还没有太多的认识,所以当第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举起了手的时候,我首先向他投去了一个信任的眼神,之后用手势给了孩子一个可以站起来回答问题的信号,当孩子用极小的声音回答出“测量玻璃厚度需用毫米作单位”后,用紧张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对他的答案是肯定或否定。

抓住这一契机,我用热情而又夸张的口气说:“我怎么没想到呢?你的回答不但开拓了我的思路,更为同学们拓宽了想象的空间。”简短的评价使那个孩子满脸自豪地坐到了座位上,也正是这简短的评价带来了孩子们争先回答问题的活跃课堂,就这样,孩子在热烈而有序的教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通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
   为了使孩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课堂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不断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第二部分课程结构的第五点就是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增进学校和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鼓励孩子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的课程结构中还是占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并且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孩子和社会的直接联系,从而让他们直接面对生活中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存在的广泛性。

例如,可以开展我们去秋游这节实践活动课上,利用秋游这个孩子比较感兴趣的话题,鼓励孩子们大胆设计自己的秋游计划,让孩子根据自己已有的秋游经验展开讨论,如秋游中有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在秋游之前就必须解决的。这时孩子或许能提出很多的数学问题:要确定有多少人去?怎么去?去哪儿?时间怎么安排?需要多少的费用?更有甚者说到要带雨具、药品之类的,这时我表扬他们考虑问题非常周全。在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后,我就根据我们学校准备要去秋游,给我的孩子相关材料,然后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讨论、分析并解决以上所提出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首先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愿望;其次培养了孩子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还培养了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样可以让孩子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如此有趣、如此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孩子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都是十分重要的。

  •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使学生认为你所教的课程最有趣味的,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如渴望幸福一样在你向他们讲基础知识的这门科学领域里有所创造 ,你要把这件事看成自己的光荣。当教师带着微笑和自信走进课堂,以和蔼和负责的态度从事教学时,鼓励孩子进行学习,孩子便可以进入最高涨的学习状态。为了使孩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课堂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不断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就必须研究使孩子上课状态更好的方法,而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教学建议,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融入课堂,融入数学的学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碰到问题要勤于思考,当他们看到一个现象的时候,可以凭他们的直觉说出其中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他们的胆量和思维的敏捷性。鼓励学生在解数学问题的时候,不要仅仅满足于一种答案,尽可能的一题多解,并且能从中找出最简便、最合适的一种方法,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安排课始教学:一开始出示下列各数:1280753613872423113001279。让孩子知道哪些数能被25整除?然后让孩子很快地说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学生都是把这些数分别除以3来判断,速度很慢,此时我说:老师能很快就能说出127536138231能被3整除。这时有的孩子可能说:这些数都是你出的,你当然能很快判断出来啦,如果我来报数你来判断,看你还能很快判断出来!接着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报数我来判断,学生报出许多的数,还有学生甚至故意报出位数很多的数让我判断,当我判断后再用除以3的方法加以验证,孩子会个个感到惊奇,都觉得我了不起,同时还在想:老师是怎么判断出来的?此时我才说:这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老师知道到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你们知道了这个规律,也能同老师一样很快地判断出来,你们想知道这个规律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个规律。这样进入新课,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

总而言之,数学的教授方法有很多,但鼓励式教学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抓住小学生的学习心理,鼓励孩子学习,便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有了兴趣才是助力孩子未来发展的主因。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