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感悟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开发区实验小学任教两年了,也当了两年的班主任。回首过往的岁月,酸甜苦辣样样都有。
最让我困惑的是班级管理,我想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让那五十多个等待滋润的心灵健康成长,都能成为学识渊博,品行端庄的翩翩少年。我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班级和学生身上,每天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整日里身心疲惫,焦头烂额,隔三差五嗓子都是哑的,我几乎连自己喜欢瑜伽都放弃了,自己都觉得好辛苦,结果却事事不能完美。孩子们的表现不尽人意,有时感觉力不从心,有时也感觉好无奈。
我不断的反思,是我的教育没有智慧?没有教育艺术?没有激发出孩子们内心神奇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力量?
正当我迷茫之际,困苦之际,我遇到了焦付玲老师,焦老师的敬业和所付出让我感动,让我佩服,她热情地邀请我参加班主任工作的聚会。当我第一次参加了这个会议。伍华的分享让我感到一种勤奋努力,自强不息的力量,我知道她是特别忙的一个人,她也是一个已经特别优秀的人了,她还挤时间把书读的那么认真有深度,书中那优美的文字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让她娓娓道来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张敏老师的分享也让我茅塞屯开。在这里不仅有自我学习,还有同伴们的优秀经验和名师的指点。
我想起莫言老师的一句话: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你就应该沉下心来炼。”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这些年,我没有自我成长多少,每天忙忙碌碌的,就没深入的看过一本班主任方面的书籍,都是在闭门造车,多方请教也没得到真谛的情况下教育教学的,没有多么多艺术的创新的方法。这需要自己去钻研。去看书学习。我就觉得我有了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我有了学习的动力热情,我有信心做一快乐幸福的班主任。
参加名班主任室之后,我写了第一篇随笔,还受到焦老师的鼓励,和赞扬。上学时我是很喜欢写东西的,可这么多年也丢下了,有时也想写,可想想也就写一些日记之类的东西,并没有完整地写文章。感谢工作室每月的随笔,虽说是任务,但也会让我养成写作的习惯。充实生活的点点滴滴,重拾教育教学中的闪亮之处。
第二次班主任聚会,让我看到了焦老师为了工作室明天的发展兢兢业业,呕心沥血。我有一种紧迫感,要加快步伐紧跟工作室的发展,让自己更快的成长。当我拿起《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这本书时,我眼前一亮,它甚至颠覆了我们以前的观点和看法 ,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书中说:我们老师做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做不了孩子的引领人,我们做的是培育的事业,我们给孩子的是土壤,是生长的精神力。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服务的,而不是引领孩子成长的方向。书中说:教育的悲哀就在于一群勤勤恳恳的教师在做着蠢事,因为在忙碌之后,教育效果却往往甚微。于是班主任总是恨铁不成钢,总是感觉出力不讨好,忙得好苍凉。的确,现实如此,这也是我们心灵的写照。这本书从班主任的本位入手,找出班主任“该‘’做的事,为班主任提供了一条简洁而“轻松”的带班之路。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的途径很多,只要处处留心,无论哪里皆可学到。我觉得每本书都有其精彩迷人之处,可以丰富眼界,增长智慧。我会深入细致的学习,感谢工作室让我坚持在书中成长。
常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名师工作室就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我们也将会探索出一属于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