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润物无声
----参加“家校携手育英才”有感
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孙庄小学 杨婉玉
今年六月底,学校圆满开展了“家校携手育英才”的活动,结合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感触良多。
我所在的班级有37名学生,其中男生22人,女生15人。学生的家庭情况也不一样。有5位父母离异,4位随父母一方生活,一位随爷爷奶奶生活。大部分学生家长白天进城务工,晚上回家。也有一部分孩子平时由爷爷奶奶照料生活,一周或者更久见一次父母。孩子们与父母的交流普遍甚少。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情感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我将学生进行分类并及时安排了家访。
一、关爱单亲家庭,帮助小苗成长
很多时候家庭的破碎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或即时或延时,那始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根刺。小鑫是班里的一位偏内向的孩子,在班里的存在感比较低,除了检查作业的时候他经常不写作业,并以各种理由解释他不写作业的原因,最离谱的一次,他说他的作业写完了,被妹妹撕了。我找他聊过,他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每次充满愧疚感,然而自制能力很差,在家的时间依然不能完成作业。
针对这种情况,我安排了小鑫的家访,小鑫奶奶在家,将小鑫的在校情况简单与奶奶进行了沟通,奶奶也和我聊了起来。小鑫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与他爸爸离异了。父母离异后,小鑫爸爸再婚,小鑫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爷爷奶奶觉得孩子缺乏母爱,对孩子十分宠爱,也从来不对孩子做过多要求,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年级增高,孩子的基础不牢,随着课业的难度越来越大,孩子对学习逐渐减少了兴趣。
我与小鑫奶奶进行了深刻的交流,首先让奶奶意识到溺爱的结果是害了孩子,然后宽慰奶奶,与她制定小鑫的学习方案。及时向她反馈小鑫的在校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同时也及时从奶奶这里了解小鑫在家的表现,多鼓励,以期孩子的进步。单亲家庭不应成为孩子的一个标签,更不能成为管理孩子的绊脚石。我们都不完美,何况是一个孩子,所以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怀着一颗包容的心严格要求孩子,让他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希望我们班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班集体的关爱下沐浴阳光,快乐成长!
二、父母勤交流,学生爱学习
身边的家长,总有那么几个只在孩子期中或期末考试结束后“关心”孩子的学习。所谓“关心”无非是考好后的奖励或者考砸的惩罚,并没有走到孩子心里。
期末考试结束后,小楠的成绩并不理想,小楠妈妈焦急地等来了她的成绩。小楠妈妈给我打电话,我告诉了她小楠的一些在校表现:小楠是个十分活泼的女孩,在班里担任了班干部,也十分尽职。只是她对待学习比较马虎,对作业时常敷衍,在期末考试的时候也表现比较浮躁。在电话要结束的时候,小楠妈妈竟然请求我,向她爸爸撒谎,说孩子都考了90多分。
结束通话后,我左思右想觉得不妥,随后决定对小楠进行家访。我来到了小楠妈妈所在单位,小楠妈妈很惊讶,随后也热情接待了我,原来在小楠家,小楠爸爸是一位十分专制、爱发脾气的爸爸。小楠小时候犯错误或是成绩不好的时候,总会挨打。每次小楠妈妈很心疼,于是想到了通过我撒谎,让孩子不挨打的办法。
我对小楠妈妈的想法表示理解,但是做法我并不认同。综合孩子在校表现,我觉得与父母沟通交流不一致有很大的关系。我相信,他们都是爱孩子的,但是一个打、一个护的行为,使得孩子对是非曲直的判断逐渐扭曲,也会出现老师在与不在是两个样的情况。希望小楠父母能够针对小楠的教育问题好好谈谈,这样才是最好的表达方式。
每一次家访都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孩子的成长绝非一朝一夕,也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班主任家访的重要性。我的职业需要让我在平时工作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其实,在老师眼中,每个孩子是相同的,因为我会去平等的对待他们。每个孩子又都是不同的,他们承载着来自不同家庭中父母的爱。我的家访也不会随着此次活动的结束而结束,反而让我牢记这种初心,让我班孩子在我与他们家庭的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在工作中善于总结,走入孩子的家庭,家访工作中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值得每一位老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