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唱起这首歌,我又想起你们了
杨婉玉发起了2019-07-23
1
回复
8
浏览

     走在繁忙的大街上,各种嘈杂的声音聚集,使我不禁加快脚步,这时,忽然响起了朴树的《送别》,我放慢了脚步,和着歌声。想起了他们……

  这首歌是去年六一节表演,我们班里的节目,这个节目是这样的,同学们先进行《送别》的手语表演,然后是关于歌颂母校的诗朗诵。我并不擅长文艺表演,却自认为是这是我和孩子们三年来最成功的表演。他们的表现可圈可点,最后一个儿童节了……

     他们是我来到这所小学教的第一个班,也是我第一次接触小学生,怎么说呢,有成就感、也常常觉得责任重大。接到他们的第一个教师节,收到了他们送我的小花,我心里想:也许我并不是他们遇到的最优秀的老师,但我一定要好好教他们,无愧于心。

  国庆节的朗诵活动,是我第一次辅导他们朗诵,其实以前我对此接触并不多,但是,从那几个孩子热切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深信不疑,所以我不断查资料,揣摩别人的朗诵,总结技巧,看着他们几个在台上的表现,我还挺满意的。

     那一年感恩节,我们排练了节目,手语《爸妈,谢谢你》,学生们很用心,下课也会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练习,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演出,感觉很遗憾。那一天,还为我亲手制作了贺卡,很漂亮,对不对?

  到了五年级,我有幸成为了他们的班主任,有人问当班主任是什么感觉,我觉得第一反应是当妈的感觉。有孩子身体不舒服;有孩子打了架;有孩子被高年级的欺负,他们第一个想到的还是班主任。偶尔出去学习,还是要想一想,班里的孩子们怎么样,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有没有调皮。

     我也常常鼓励学生以写信的方式进行交流,班里也的确流行了一段时间写信。这种方式增进了师生的感情,有些农村的孩子是很羞涩的,他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不知道怎么当面表达情感,所以在信中畅所欲言,老师也感到更加了解学生。

  也许很多班主任也会和我有同样的烦恼,每次上课后走进教室,都要受理各种各样的“案件”,其中同桌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于是针对这个问题,我开展了一个有趣的小活动,同桌之间以纸条的方式相互提一下有缺点。同学们写的诙谐幽默。就这样,我们的故事继续着……

      当然一个班的默契和团队精神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五年级下学期这个被小说环绕的语文书中,开始让学生尝试写话剧,从编剧、导演到演员,学生们利用休息时间一遍一遍排练。也许他们的剧本写的很稚嫩,表演也有些笨拙,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相互磨合,最终将他们的作品呈现,这就是成功,是值得学习的。

     时间过得很快,我也和他们越来越默契,每天早晨,我还没走到教室,就听见朗朗的读书声,一个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某某班的学生越来越像他们的老师了”,不是说长相,而是一种价值观的崇拜与模仿,所以我应该向学生传达的思想是阳光的、努力的、积极的、坚持的。很幸运,他们也越来越像我喜欢的样子。

  离开父母,他们对老师会更加依赖。比如在基地的实践活动中,他们很努力,也在成长。从家里的孩子,到有自理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训练任务,自己洗衣服、自己洗碗等。他们虽说有软肋,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用盔甲保护自己,真好!

      我说,最害怕的是后知后觉的别离,新学期开始了,他们走进了新的学校,遇见了新的老师,而我,还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在等着我。有人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深夜里收到他们的短信,原来觉得不习惯的不止有我。

       他们也会抽时间来学校看望我,长高了,懂事了,学习又进步了。我竟高兴的合不拢嘴。也许这就是牵挂吧!

  窗外又响起了那首《送别》,朴树用他沙哑而忧郁的声音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城南旧事》中的小英子长大了,他们也长大了。毕业一年,老母亲般的班主任不知道说些什么好了。

所有回复
  • 焦付玲 2019-07-23

    阳光般的心,阳光般的老师,阳光般的学生,阳光般的班级,一起走向阳光般的未来!祝福你们!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