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教室》读后感
夏夏发起了2019-07-24
2
回复
37
浏览

      2018年6月28日,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名班主任第三次线下活动中,从罗庄小学刘校长手里接过这本《理想的教室》。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些不以为意的感觉,觉得要创造一间理想的教室谈何容易,现实的教室让我们憧憬这种理想教室,但是现实又让我们望而却步,觉得那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所以我刚开始只是随便翻一翻这本书,但是看看看着,我真的被洪耀伟老师及他带领的团队所深深地折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教室?这间小小的教室里究竟该怎么去布置?有什么魔力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如何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生活而展开,怀着对这些问题的好奇,我认真地看完了这本书,真的获得了很多的体会。

   洪耀伟,上海市德育特级教师,上海市闵行区浦江一中高级美术教师、班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模、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优秀家庭教育指导者、上海市优秀班主任、上海市班主任学科带头人、第二与第三期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上海市金爱心教师等20余项荣誉。他及其他带领的团队,和学生一起为创建“理想教室”而努力,他一个美术教师,做班主任,考心理咨询师证书,但是你在他身上从来没有感到疲劳,听不到牢骚和埋怨。看着他以及他带领的团队和孩子生活学习的图片和文字,我能感受到洪老师他们是一个个创造理想、感受幸福的人;做他们的学生真幸福;有这样一间理想教室,真幸福。但我知道,这理想和幸福背后的艰辛,需要坚韧和坚持才能走到今天。

      洪耀伟老师带领着他的团队为把一间间普通教室打造成理想教室,突破了目前中国传统教室的局限,他遵循着共生原则、美育原则、人本原则、承启原则、发展原则来布置教室环境和设计教室空间,同时将班级管理智慧与理想教室的后续管理、维护相结合。陈伟老师的“小伟心声”展示角成为了学生和老师心灵沟通交流的平台。李薇老师就教室的前黑板分享了一些实用妙招并就各区域具体说明。罗燕老师在班级墙面布置中将她的班级管理智慧和美术老师的专业才情完美地融汇在一起,恰如其分地利用每一面墙去发挥它们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刘佳老师就讲台的位置、布置、维护,反映了班主任对于班级物质环境与班级文化的价值取向。管红娟老师和顾颉老师就教室里的“悦”读空间分享了如何创建图书角,如何管理图书角及如何用好图书角,给学生种下了爱阅读的种子。朱超老师带领我走进了课桌椅,解密课桌椅,感悟细节魅力,体现出了人文性、科学性、艺术性。魏芳芳老师巧妙地利用了地面这一浅显载体,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合作、共育等深层次的育人观,并对学生进行了相关价值取向的引领。葛慧老师让我看到富有气质的黑板报,看到有精神沉淀的制作黑板报的团体,更看到了能一笔一画、一招一式地教孩子出黑板报的老师。钱坤老师将布置教室的过程,变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他用责任认领的方式请学生参与教室的管理,由学生自己负责某个固定区域门窗的管理,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郭杰老师从一个小小的卫生角建设隐喻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他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班级文化,将卫生角装扮成班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通过加强文化之间的互动,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不断提高个人素养。

      看着洪耀伟团队的研修过程,我感受到了这个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惊人的“团队影响力”,在团队凝聚力背后所呈现出来的令人惊艳的“个体生长力”,以及在个体生长力背后所隐藏着的“机构影响力”。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但也是用心地对待学生。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我汗颜呀!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之所以没达到理想,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你没有足够的激情,不肯付出更多的心血。“孩子是脚,教育方法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脚的需要及感受的前提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了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还给孩子本应有的幸福,呵护与珍爱幸福童年,我也知道是教育的根本职责。在教学中,我们往往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分数成绩,而忽视孩子们的心灵成长。片面的应试教育,使我们不愿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要深知,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啊!我们却总是在斥责声中磨尽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以洪耀伟老师及其团队为榜样,为了孩子们的幸福而不懈努力。我想,不久的将来,我和我的孩子们也会有属于我们的理想教室!

洼孙小学

夏方方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