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一条微信好友的申请传来,“你好老师,我是兵兵的妈妈”
说到兵兵,如果不是在一年级代了几天课,我不会认识这个小男孩;一个让班主任李凤娥老师视为宝贝的孩子;一个你在上课,他在教室后面蹦跳的孩子。他的眼睛大大的,很是秀气,总是笑着,很高兴的样子,看着就惹人喜爱。李老师告诉我,他是一个特殊的孩子,看着可爱,在班级中却会有很多的问题,不太会和同学交流,总是拿同学的橡皮,然后弄成一小块一小块,他的周围总是有很多的垃圾,甚至不知轻重的把同学的鼻子拍流血了。通过接触我也发现他虽然能读出课文中的大部分的字,他即使是在玩的时候,也能够听明白老师的要求。而且他的家庭作业总是能够完成,却不能和同学们一样去读书,写字,除非老师走到他的跟前帮她拿出书,翻到读的页面,拉着她的手,让他一点一点的读,写作业也是如此。有时候情绪也不是很稳定。这是不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呢?
一个家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可想而知他的爸爸妈妈一定是付出了我们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耐心,家里有一个自闭症儿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在心理和经济上无疑是一场磨难。兵兵的妈妈曾经带着孩子去北京治疗,为了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孩子每三天都要打一针,孩子打怕了,而且每个月几千块钱的治疗费,让家庭也是不堪重负。但是对于孩子兵兵的家人可谓是抱着希望,尽心的教育。
对于自闭症的孩子,我们还都存在很多的误区,其实自闭症的孩子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心理有问题,特别含羞,特别胆小,不爱说话的孩子。而是因为脑神经没有发育好造成的严重的疾病,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医学难题,被称为“脑神经疾病的癌症”。患有自闭症儿童的孩子被称为是“星星的孩子”。因为不足所以更爱的原因,很多的家长在心里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自闭症儿童,也不愿意承认,甚至是逃避,同时又缺乏专业的指导,往往会错过孩子最佳的纠正期,而一旦错过,后期很难弥补。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我在参加北京的一个班主任论坛中,台上的专家和我们交流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的班级中存在有特殊儿童(比较严重的社交及情绪障碍)作为一名一年级的班主任,你该怎么办? 我们相信所有的老师都从心底里不会放弃孩子,都会觉得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老师要关心这个孩子,给予特殊的照顾,更要引领班级的孩子一起来帮助他,还有的老师说,要以这个特殊孩子为点,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可是台上的专家的话却是让我意想不到: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不求助专业的人士呢?你能只是用简单的爱,让这些特殊孩子成长吗?你能让这个特殊的孩子在你的群体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融入班级中,渐渐的和其他孩子一样吗?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引导他吗?如果不能,你为什么不求助呢?如果你不能,作为老师又应该思考和去做些什么呢?这位专家的话给了我很大的冲击和启发。老师的爱是需要能力的,老师是需要了解孩子的各个方面,也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孩子。
电话中和兵兵的妈妈交流了我的认识,作为家长,首先要正视孩子的问题,不能因为孩子与其他孩子的不同,而更加的溺爱孩子,纵容孩子,或者是一味的批评孩子,对孩子失去信心。我们除了在关心孩子的生活,帮助他进行治疗,也需要学习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在形成孩子的习惯,和别人交流的能力方面,怎么做我们才能让孩子成长这才是关键。达娜·萨斯金德在《父母的语言》中提到,0--3岁是孩子语言的黄金阶段,我们也都有这样一个常识,特殊的孩子越早接受教育、训练和干预,他治愈的可能性就越大。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两个在7个月和8个月带上耳蜗的两个特殊孩子,其中一个他的爸爸、妈妈、哥哥坚持不懈的对他进行语言的训练,在孩子三岁时,进入了幼儿园,已经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而另一个孩子的父母没有足够的对孩子的训练,孩子三岁时却进了特殊学校。世界上最难的学问其实是如何做家长,特殊孩子的家长更是需要学习,用近乎专业的知识和实践,帮助孩子长大,这是一条无比的艰辛的道路。
说起来很是惭愧,回想自己二十年的教学,我也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刚刚上班之初,我教着一个复式的学前班,班里就有一个比其他孩子都高的男孩儿,他总是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有时还会对这我讨好式的夸我漂亮,那是的我是感到恐惧的。教学经验有了一些的时候,我们班有过一个更加严重的特殊孩子,就是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这个孩子就会在教室里大喊大叫,有时还会唱歌,我总是不得已的把自己的嗓门提得很高,争取压过这个孩子,实在影响上课的时候拿着教鞭棍子,使劲的吓唬。二十年前的行为让我深深的自责,学习的意识太少了,如今越是心走进了孩子,越是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越是觉得孩子是最不能辜负的。要去学学心理学,学习儿童心理学的想法在心中萌生。
和兵兵的妈妈交流了很久,但是,我只能是表达我为孩子着想的想法,说一说对孩子教育的建议,希望孩子有一天在老师家长的关心下能够像正常孩子一样。我不能给予兵兵妈妈更加专业的指导。放下电话,觉得自己是无力的,老师和家长的爱,在这些孩子的身上找不到一个出口。每当看到这样的孩子,就像看到天际那一个一个孤独的挂在天上的星星。但是我常常想,这些孩子难道不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吗?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要给予比普通的孩子更多的帮助,更加专业的指导呢?他们应该是教育中我们去做的最具有感染力,最具有意义的事情。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我们的社会,我们不仅要有爱,更要学会爱。让天上的这些星星能够变成一盏盏的灯光,从天上飘落下来,照亮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