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自己培养自己》
syyalice发起了2019-06-16
1
回复
14
浏览

   “好老师”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今天读到《自己培养自己》感受颇深。李老师讲到成长的力量,在于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发展。

   有人说优秀老师的标准是:课上得好,班带得好,分考得好,顺理成章的也便成了名师。然而,我更支持书中阐述的几种成为“好老师”的方法。

1.不停地实践

   教师上课,带班,找学生谈心,处理突发事件等等,都在实践中见证教师成长。教师成长当有这样的心态,把每一堂课都当做公开课,把每一个班都当做试验田,精心耕耘,记载诸多样本,数据,记录教学反思,不断掌握第一手资源。李老师将日行千里的马与同样日行千里的驴做了比较。一个是变化着行程,看了无数风景,积累了人生的经验。一个是围着磨盘转了千里。就像不会思考的老师用一个教案教了一辈子书,而优秀的老师终其一生都在思考新的教育。李老师说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集子汇总学生成长的记载,这就是朴实的实践。

2.不停地思考

   知识分子以思考赢得尊重。思考每一天的教育行为,生活细节蕴含着诸多的教育至理。李老师举例谈到对学生的尊重,从学生借用水杯到老师借用红笔的故事对比中,我们思考对教育的认识。凭着良知做事,凭着常识思考,就可以将很多炫目的东西揭示出最本真的质地来。

3.不停地阅读

   作为教师,不读书,无以教,无以活。李老师建议我们教师应该读四大类别的书籍:教育刊物,了解学科领域,同行的人在思考什么,可以促进自己思考;教育经典,比如读苏氏著作,就是很好的教育阅读开始;学生读物,这是了解学生的捷径,走进心灵的教育,才是真的教育。学生读物里感知儿童世界。人文书籍,对教育提高到了很高境界。教育、教学,到人文素养积淀。

4.不停地写作

   写什么,怎么写,李老师说教育的写作不等同文学的创作。可以写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育实录。教育随笔,教师思想一个流淌的地方。教育故事,将师生的成长故事记载其中。做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多姿多彩,有情感,有智慧,有思考的老师。一个故事,就是一个班级,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记载有意义的包含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故事。记载完整故事,有曲折性。记载故事有现场情节,有细节。不要追求华而不实的词语,重在真实。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