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集团化办学的几点思考
水底的鱼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36
浏览

 对集团化办学的几点思考

      集团化办学是目前好多地方都在倡导的一种新的办学方式,一方面可以让传统优势学校转型升级,薄弱学校得以提升,校际之间形成教研和学习共同体,优质教学资源得到互补、共享。另一方面以创新的机制作为突破口,通过不断创新督导评价模式、挖掘内涵,促进校园环境、师资队伍、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全面优化,并使各校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领域和工作程序,从而达到“1+1+…>n”的良好效应。

      首先共同的愿景是保证集团内学校共同进步的基础。没加入集团之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和个性发展,但加入集团后集团学校必须要有共同的愿景目标,那就是我们成立这个集团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成立集团后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要怎么做?对照共同愿景,反思我们学校加入集团之后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个目标在集团里通过什么可以实现,这样才能保证集团内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其次必要的统一是保证集团化办学成功的因素。我区目前的实际是,所有学校都是独立的法人,独立的经济,有自己一直坚持的文化和办学方向。集团总校校长和执行学校校长都是同等地位的法人代表,总校不可能根据个人能力不同随意的调配校长。我们更算是一个教育共同体,几所不同的学校就如同几种种不同的颜料,静静待在颜料盒里,要想把他们融汇碰撞,绘出美丽的图案。必须要有能促进集团发展统一的标准、方案、考核评价制度等等。另外,几所完全独立的学校,要成为一所实质上的大学校,首要就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特别是学校校长和中层干部,在统一思想的前提下统一决策,制定集团统一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教师成长途径、教学教研方法、教师调配方案、集团内各个学校的考核办法督导措施等。

      就我区而言,学校地理位置、学校规模差距较大,教师编制和结构比例,教学质量整体不均,规模小的学校很难给教师提供好的成长平台,老师的价值得不到更多方面的体现,时间一久缺乏上进的动力。如何破局让全区教育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是我们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要想让集团内的学校能快速融合发展,我认为需要先从以下几点入手:

      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好集团校长和执行校长之间办学和管理的关系,通过集团内部督导评价调动校长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区管校聘”尚未全面实施的前提下,制定落实“教师统一调配制度”,变“学校人”为“集团人”,避免人员的流动遭遇障碍。

      实施集团内学校“捆绑考核”和“评价考核一体化”,促进共同发展,避免出现“削峰填谷”现象。

      实施教师共同成长计划,集团内由学科骨干教师成立学科组,实行半天无课日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更多的展示平台。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以下问题:教育是有规律的,不能只单纯看中集团规模而忽视质量,整体提升才是集团办学的最终目的。

      我们目前的模式更像是教育共同体,执行校长与总校校长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避免教师对集团学校的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

      尽管都是独立法人,集团学校要践行校长的办学理念,必须要树立校长办学权威,同时要尊重各个执行学校独立的办学特色。

      实施“抱团发展”,做好教育资源整合工作的同时,各学校办学绩效考核与教育质量评价一定要及时跟进,否则共同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总之,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地1+1,需要我们因校制宜,认真务实探索集团化办学的途径,促进集团内学校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