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行 冷静爱
baizhande发起了2021-06-07
2
回复
21
浏览
热情行,冷静爱 光明路小学 白战德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最大。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以百倍的热情树立好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是,有时爱会碰钉子,这就需要我们拥有深爱同时兼有智慧冷静爱。  一、为人师表热情行 一位女士养了一只鹦鹉,非常美丽,但它有一个毛病,常常咳嗽,而且声音浑浊难听,喉咙里好像塞满了痰。女主人带它去看兽医,不料检查结果出来,鹦鹉完全健康。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女主人是个烟奴,时常吸烟,且吸烟后时常咳嗽,久而久之,鹦鹉便学会了这种声音。然而女主人还带它去看医生。这就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上梁不正下梁歪。 如果你不想“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话,你就必须“正人先正己”。 孟子曾说:“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那么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我尽力用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1)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我不仅精通所教学科,还熟悉所学专业的很多知识。  (2)是加强品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班主任在提高自身修养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领会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指导方针,学生的思想政治方向是由班主任决定的,因此,班主任应该做好学生政治理想的引路人。二是树立甘当人梯的高尚风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思想上的难关。三是树立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管理观念,即班主任要主动扭转“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让每一个班级成员都能将自己视为班级的主人,并积极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相信你总会被我感动   俗话说:“十个指头伸出有长短”,一个班级中,难免会有学习较差、纪律观念淡漠、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好的学生。于是转化后进生便成了每个班主任都会遇到的问题。班主任对他们不仅应施以爱心和细心,更应该有“相信你总会被我感动”的耐心。我们班有个出了名的调皮学生,虽然聪明机灵,但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教,行为习惯极差,打架骂人是家常便饭,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在班级里乱发脾气,总之三天两头会有事情让你头疼,连哄带骗外加厉声呵斥,都无济于事。三年级时,妈妈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弟弟,因此在她身上花的时间就更少了。趁此时机,我利用一切时机加强了对她的教育。首先我把她调到几个优秀学生的旁边,平时经常找她谈心,告诉她,你现在是姐姐了,要做小弟弟的榜样,如果你表现还和以前一样的话,那不仅老师同学不喜欢,连最宠爱你的妈妈都不理你了。她其实很懂事,听了我的话,她很有触动,行为习惯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平时,只要她有一丝进步的表现,都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她。到这学期期末,虽然偶尔还需要提醒,但她的进步却是全班最大的。上课发言非常积极,成绩进步很快,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赞赏。   诚然,作为班主任,需要丰富的经验、熟练的技巧、一流的基本功,但有时更重要的是用“心”育人。我们耐心地陪伴学生度过每一天紧张而充实的生活,和学生共同成长,力争实现和学生零距离,做他们心灵上的朋友,与他们共同分担失败的苦涩和共享成功的喜悦。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相信只要尽心尽责地面对每一位学生,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不能感动的学生。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我认为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的爱心与智慧。爱,让德育充满智慧的灵动。智慧,让德育培出爱的果实。   三、爱到让我的眼里只有“你”   我想在我们每个班主任谈论的话题中少不了自己的学生,学生们的喜怒哀乐便也是我们班主任的喜怒哀乐。我们为班级的每一点进步而欣喜若狂,为学生的每一次成功而欢呼。每个班主任谈到自己的学生都会像谈论自己的孩子一样。一次和学生谈话时,学生说:“老师我们发现你现在一点都不关心我们班了。”我问“为什么?”他说:“现在我们班里每次的活动你都没有以前有激情了,以前当我们班获奖、同学进步的时候,你会笑;班级扣分、同学犯错的时候你会很生气,但现在不了。”这时才感觉到,自己随着时间的流逝,心里对大部分事情看淡了,确失去了孩子。所以当好班主任要有一颗孩子的心,永远与孩子一起哭、一起笑。 四、冷静爱,让德育充满智慧的灵动 教师容易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和学生谈话,不自觉地总以教育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或者批评,或者教育,或者指点人生迷津,或者指出缺点和错误。这样的做法,老师们习以为常,感觉到自己尽到了老师的职责。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学生并不领情,并且产生逆反心理,拒绝老师的说教,走到事物的反面。所以作为教师,我认为一定要注意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转变自己的观念,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引领学生走向成熟,走向完善,走向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的爱心与智慧。爱,让德育充满智慧的灵动。 新学期的第一次班会上,作为他们的新任班主任。我给每个学生发了张纸条,让大家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把这些写着学生名字的纸条收上来。我又一次发纸条,这一次,我让学生们写下一些形容人优点的褒义词,诸如“美丽”、“健康”、“聪明”、“善良”之类,同时我也没忘记让学生在这些形容词前面加上“非常”、“特别”之类的副词。现在,我让学生们挨个上到讲台上来,从我手里那一摞写有大家名字的纸条里随意抽,然后跟抽出的名字组合成一个句子,当着大家的面大声朗读出来。于是所有的孩子们都听到了这样令人鼓舞的句子:“金建文非常聪明!”“ 池伟特别善良!”“丁玉昆十分可爱!”“陈靖非常勤奋!” 无一例外,所有的学生都听到了一句从未听过的大声赞美,所有的学生都觉得这一天比过节还要幸福。我说: “以后咱们的班会都这样开。”像施了魔法一般,学生们马上表现出了以前未曾表现出的优点:懒惰的变勤奋了,笨拙的变聪明了。 在下周来临之前,学生们天天都盼望着开班会,班会成了学生们最喜欢上的一堂课。由简到难,由浅入深,开这样的班会。最后结果可想而知,所有的学生听到了所有的赞美,所有的学生学会了所有的褒义词,并把它们用在所有的同学身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出了应有的优点。让学生在赞美声中找回自信,找回做人的尊严。对于我们的学生,尤其是所谓的“问题”学生,在许多老师的眼中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于是,老师们在教育时往往失去信心,用粗暴、简单的方法去批评一通,效果自然不好。但老师如能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寻找和挖掘问题学生上进的点点滴滴,再设计一些艺术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问题学生也就不成其问题了。学生其实只是一张白纸,你想用他造出什么样的句子,他就会按照你所造的句子提示的方向去发展,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多用些褒义词、多造一些积极向上、健康美好的句子呢?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我可以套用这一句名言说:“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做到,但是对差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和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差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教师就要多赞美学生,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我班上的一个男学生,纪律散漫,不思进取,学习成绩差,对自己没有信心。在多次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曾在初中时,参加演讲比赛,得到过一等奖。我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在班级里演讲,获得了成功。几个同学的发言热情洋溢,赞美他演讲的风度,赞美他演讲的语言,赞美他演讲说理透彻,逻辑严密,赞美他思想性强,赞美他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在老师和学生的赞美中,他找回了自信,找回了做人的尊严。从此,他改变自己,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困境,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总之,德育工作是小学班主任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也是一门艺术,大凡艺术殿堂的攀登,都需要自觉的奉献;德育又是门科学,涉及科学领域的探索,必依赖智慧的涌动。理想的德育,是无痕的、是智慧的。这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它要求教师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灵,一颗比天空更宽广的心灵,一颗懂得教育艺术的心灵。 参考文献: [1]王亚辉.如何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38. [2]贺艺.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强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320. [3]邓秋,梁友志.渗透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工作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2:93.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