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行为的50个细节》读后感
yangfengjuan发起了2019-07-24
4
回复
27
浏览

 

       在暑假拜读了林存华先生的这本《班主任行为的50个细节》感悟良多。班主任工作是纷繁复杂的,为什么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把班级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有条不紊,班级里的孩子也都很懂事有礼貌,这都跟老教师们在教学和管理实践中秉承着一种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在工作有关。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把细节扎扎实实落到实处,这就是我们青年班主任需要学习提高的地方。

     在本书中,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极易忽略掉但却会对孩子或者班级管理极其重要的细枝末节。比如:不替学生完成分内事。记得我第一次接一年级班主任的时候,因为我没有接班经验,加上我觉得孩子太小不会做值日。所以在开学一个月内所有的班级值日活动都是我自己亲自动手,甚至我自己还很自鸣得意觉得我是在爱护孩子们。可是一个月后我发现事情不对了,一个月后孩子们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觉得打扫卫生就是老师的分内事。就算开始让孩子们打扫卫生,大部分孩子根本不会打扫,以至于我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教会孩子们正确的打扫姿势。由这件事我意识到学生有做学生的本分,应该自己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教师是帮助学生做分内事的关键人物,要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不能抛开学生,自作主张地代替学生完成他们的分内事,就算是学生请求教师代替自己完成,教师也不能一时心软而答应学生。

而在工作中我非常有感触的另外一件事就是:老师的事别总让学生干。很多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现象:觉得哪位小班长办起事来得心应手就让那位小班长把一切班务全干了。虽然这的确可以锻炼这位小班长的个人能力,但是这却对整个班级的管理没有积极影响。班级班务需要几个班委的通力合作,只靠个别人的个人能力还远远不够,而且班委的配合也让孩子们的效率极大提高,不会让小班委有疲累厌烦情绪。教师找学生帮忙分担点工作,这在学校中是常有的事情。但凡事总有个度,教师的很多分内之事,经常让学生来干,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行为细节。从学生的角度讲,会增加学生的额外负担。从教师的角度讲,则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教师的不少分内之事,例如,批改作业、批改试卷、填写学生资料等,都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好机会。教师把这些活都包干给学生,自己固然是轻松了,但同时也失去了细致了解学生学习状态的机会。而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是采取有针对性教学措施的前提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总让学生干自己的分内事,会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青年班主任而言,我们要提升的就是对班级事务处理能力的细节掌控。在与老教师的相处过程中多观察,多留心,多思考,多记录,多实践,汲取众家所长,让自己慢慢生根发芽,在班主任生涯上才刚刚起步,相信自己会走的越来越好!

所有回复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