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就要有探知孩子心灵深处的“透视镜”,让教育深入孩子的心灵——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引起震撼,得到共鸣,只有这样,孩子的生命才能得到最美的绽放。
小咪今年8岁半了,爱跳舞,跳起舞来,舞姿是那样的优雅迷人,让人如痴如醉。可这个学期,她变了,不爱跳了,变得懒惰了,沉默了,爱花零钱了……了解得知:父母离异了,她跟随父亲生活,由于父亲经常加班,致使她回到家就玩手机。不得已,父亲把她送到了周托班。尤为可气的是,各科作业她都写得潦潦草草。比如,作文也就写上几行,有时甚至不写还谎称忘带了。刚开始,我没有太在意,只是让她把缺少的作业补出来就算了。再后来,她连续两周的周一都说自己肚子疼,爸爸只好带她到医院,结果没什么大碍,但她依然哭闹肚子疼。无奈,爸爸只好把她送到妈妈那里待上一天。
其实,对于她周一不来上课,我一直心存疑虑。多次从朋友圈看到,她与爸爸或者妈妈外出玩耍或者吃饭时是那么地开心,怎么一到周一就肚子疼呢?为此,我找她妈妈了解情况,明确告诉妈妈能否不让她周托,周托对幼小的孩子来讲不合适,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有一种孤儿院症状。她听后表示不解,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啊!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关注这个孩子。
有一天,第二节数学下课时,我一走进教室,她就痛哭起来,说自己肚子疼。我一问,原来,数学课上,她和后边的女同学在挤桌子呢!数学老师说:“那你上课怎么没有报告老师,怎么没有哭呢?”我听后,蹲下身来,耐心地问道:“小红(化名)碰到你哪里了,一定红肿了,要不你怎么会哭得那么厉害呢?快让我看看吧!”说着,我就把她的衣服搂起来了,一看怎么一点儿也不红呢?看样子这不会引起肚子剧痛!孩子一听,赶忙说后边疼,我又赶紧搂起衣服看后背,这一看连红都不红。这时,我便一下子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她准是又想借故回家呢!我没有批评她,而是把她带出了教室先进行了一番安抚,然后开始跟她聊天。我说:“小咪,你是不是又想妈妈了,是不是不想在周托班住啊?”小咪摇摇头没有回答。我继续问道:“在周托班住的都是哪些孩子呀?”小咪回答说:“有的是乡下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了;有的是父母离异了。”小咪说完就低下了头。我抚摸着小咪的头,轻声说:“小咪,你如果不想住在周托班,我可以帮你。”
小咪摇摇头没有说话。面对询问,人的心理防御系统可能会自动做出反应吧。此刻,为了拉近我们心理之间的距离,我把她揽入自己的怀中,柔声说道:“我知道你父母离异了,你也知道自己的父母离异了,但是你很无助,如果你不嫌我老的话就叫我赵妈妈吧!你有什么心事了,就告诉赵妈妈,赵妈妈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你,我的好孩子。”说完,我用力在孩子的脸上亲了一下。孩子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她哽咽着说道:“赵妈妈,我不想住在周托班。我在周托班睡不着的时候就开始数小羊,数到100多只的时候还是睡不着,有时再想想爸爸妈妈打架的时候我吓得蜷缩成一团的情景,眼泪不自觉地就会流下来。我想让爸爸和妈妈复婚!”听到孩子心灵深处的呼唤,我紧紧地抱住孩子,让她尽情地哭,把自己心中的委屈哭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我安慰她说:“孩子,你不住周托班,我可以帮你实现,但爸爸妈妈复婚,我还不能答应你,不过,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她抬起头来,眼睛里放射出了希望的光芒。我说:“你已经是三年级的孩子了,你得先强大自己,继续跳舞,保持你原有的自信,努力学习。你看,电影明星孙俪、著名的歌星周杰伦等,他们的父母也离异了,但他们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比其他孩子更加刻苦,所以他们长大后才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另外,我在《中国少年报》上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了不起的小伙子》,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离异的父母重新拉在了一起。你愿意试试吗?”她听后,用力地点了点头。我俩拉钩达成了共识。中午放学时,我看她跑得那么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从那以后,孩子再也没有以肚子疼为借口请过假,眼睛里又有光泽了,上课听讲专心了,作业能按时交了,又开始和同学一起唱歌跳舞了……这样的一名好孩子又恢复了原有的模样,还时不时地抱抱我,和我说说知心话。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看来,我们只要能透视孩子心灵深处的渴求,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关注孩子的家庭,孩子就能以很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就能够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