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思考
yuanlifang发起了2019-07-25
0
回复
11
浏览

关于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思考

摘要:科学教育的实施能够激发幼儿探索世界的兴趣,之于幼儿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需要幼儿园能够经常组织科学教育活动,给幼儿搭建学习科学知识的平台,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实现幼儿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本文将对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常见问题和优化对策加以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全面提高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效果,让幼儿在活动中收获知识和快乐,促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目标能够真正得以达成。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问题;对策

引言:由于我国幼儿科学教育理念的发展时间较短,仍然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使得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与现实生活脱节,与幼儿的认知规律不符,活动形式过于单调,大大影响到了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效性,白白浪费了教学资源。为了转变这一现状,需要教师能够正确认识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意义,精心设计活动计划,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致力于给幼儿创建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性的科学教育活动,最大程度的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为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比较低下,他们尚未形成健康积极的科学态度,科学经验也有所欠缺,这些都需要在幼儿园教育中能够加强对相关方面的培养,以提高幼儿的科学素质,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的实现上述理念,是幼儿园教育有效落实的一大举措,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手脑配合能力。大部分科学教育活动都需要幼儿能够一边思考,一边进行实践操作,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新奇的体验,在活动中他们也有着较大的自主发挥空间,通过长期的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必然会有明显的提升,幼儿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会被充分的激发出来。

其次,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每个人都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幼儿时期开始注重培养问题意识,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主动的思考问题,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对于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大有助益,其日后的学习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1、活动内容不合理

很多教师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都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即过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反而忽视了幼儿的认知规律,致使幼儿无法准确的理解科学知识,对活动内容的印象也不深刻,幼儿园科学教育效果因而大打折扣。比如说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过于高深,远远超过了幼儿当前的认知水平,那么幼儿就会产生挫败感和畏难心理,学习积极性不高,无法全身心的参与到科学教育活动中。

2、活动设计不科学

在科学教育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通常会设计完整的活动流程,这将作为实施科学教育的有力依据,可以说活动方案的科学性与否将对活动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可是部分教师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内涵缺乏了解,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一味的向幼儿灌输科学知识,却对幼儿的学习体验漠不关心,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很少涉及到实践环节,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训练,这与科学教育的目标严重背离。

3、生活实际脱节

科学教育源自于生活,学习的科学知识也要用于改造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对于幼儿来说,他们的科学经验大多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的,那么教师所设计的科学教育活动也要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这样才能降低活动开展的难度,更易于被幼儿所接受;反之,若科学教育活动与生活实践联系不大,幼儿无法从中找到共鸣,在学习时就会感到十分的困难,学习效果也会不佳。

4、缺乏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科学教育中起到了启发和指导的作用,应保证活动进行中幼儿的注意力能够牢牢集中,防止科学教育活动变成幼儿的玩耍时光,这会让活动的教育价值有所减弱。因为幼儿和教师的比例差距较大,教师的精力毕竟有限,无法及时的对全体幼儿进行指导,导致幼儿在活动中经常溜号,或者是沉浸在这种新颖的教学形式中不可自拔,却无法真正领悟科学知识,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实施科学教育活动的改革和创新,以改善这种现状。

三、提升科学教育活动效果的对策

1、转变教师的科学教育思想

作为科学教育的组织者和策划者,教师的科学教育思想应该保持先进性和科学性。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科学教育的内涵,把握幼儿的身心成长规律,以此为出发点制定科学教育活动方案,确保幼儿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其次,教师要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充分发挥先进技术优势,牢牢吸引幼儿目光,让幼儿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产生思考和想象。最后,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和教育观念,并能够学以致用,将所学的新思想、新技术灵活应用于幼儿科学教育工作中,以实现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

2、丰富科学教育活动形式

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涌现而出,将其运用到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能够让幼儿始终保持新鲜感,他们对科学教育活动也会抱以强烈的期待。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动画视频,让幼儿将他们印象最深的人或物用画笔或者手工纸创作出来,这样既可以训练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能够让幼儿感受到科学教育活动的趣味性,潜移默化的渗透了科学思想,达到了良好的科学教育效果。

3、在活动中融入生活实践

实际上,幼儿的很多科学经验都来自于生活,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巧妙的融入生活元素,引起幼儿的思想共鸣,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创办一个“废物利用”的科学教育活动,让幼儿根据生活中的实践经历或实际事物进行废物改造。这样幼儿就会增强对生活的观察兴趣和体验兴趣,他们会不断探究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且,将生活因素融入科学教育活动中能够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科学的魅力,体会科学实践的乐趣。

4、增强科学教育活动的教育功能

科学教育活动不能脱离于科学教育的目的而单独存在,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都要紧紧围绕着教育来开展,譬如说在训练幼儿的问题意识上,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在进行简笔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作画,虽然问题一样,但是由于幼儿的想象力很丰富,他们会呈现丰富多彩的作品。而且,幼儿是这一整个过程中的实践主体,他们能够通过亲身实践挖掘自己的潜力和创造力,实现自我成长。

5、将游戏和科学教育活动进行有效结合

幼儿对于游戏的喜爱程度较高,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来设计科学教育活动形式,在做游戏的同时渗透科学知识,更容易获得幼儿的认同,而且课堂环境更加生动,幼儿的情绪也比较高涨。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多人游戏能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有助于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给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落于俗套,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思想,设计科学严谨的教学方案,确保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教学形式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此情况下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必然能够有效开展,幼儿的科学素质也能得到真正的提升,这将会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彰显出幼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桐.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建构[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1)

[2]李芙蓉.试论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严谨性[J].科学教育.2011(04)

[3]徐文静.浅谈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