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考,如何进行高效复习
中考命题要求突出知识、方法与能力的考查,针对这三个层级的考查应形成不同的复习对策。知识应该在理解基础上记忆;方法应该在具体的案例学习以后进行归纳,学会举一反三,经常检验自己这种方法的使用;能力主要包括读图、分析、表达能力,应该在一个一个具体的练习中得到提升、巩固和发展。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高效的复习呢?
一、以图为载体,完成知识梳理、方法建构和能力发展
地理学科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所以,在最后的复习阶段应该尝试画“三图”。三图就是“地理分布图”“地理事物关系图”和“地理认知方法图”。通过绘图既能掌握知识,也能学会方法,更能发展能力。下面简单介绍三图的绘制。
第一类图——分布图。如七大洲、四大洋记忆简图。
通过这种分布示意图的绘制,我们可以迅速了解世界主要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区,掌握它的空间分布,对于地理位置、地理空间分布的理解非常重要,突出体现出我们地理学科地域性的特点。
第二类图——关系图。说明事物因果联系的,比如日本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工业。
通过这样关系图和示意图,有利于深刻理解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了解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第三类图——方法图。就是关于地理学习的认知方法图。我们通常可以用思维导图把地理事物的一般认知思路和方法进行梳理。
通过梳理,学生可逐渐形成对地理事物的一般分析思路。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方法的总结和熟练运用,显得尤为必要。区域地理学习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若干个大洲,包括中国的分区地理,掌握认识区域的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体现地理学科综合性的特点。
二、掌握地理学科答题技巧,科学练习
地理学科特别注重对地理图表的阅读和材料的分析。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做题的基本原则,即“三审一看”。
第一步,审材料。试题的题干材料中给出的信息往往对我们后面做题非常有帮助。现在比较规范的命题都非常重视材料的精选和提炼,因此材料中一般不会出现无用的信息。
第二步,审地图(阅读地图)。一般读图的要求分三个步骤:一读图名,二读图例,三获信息。
第三步,审问题。这里不仅是要求能够看出几个问题,还要求看出问题的具体要求。比如是要求归纳特点,还是要求说出类型,还是要求分析原因。
经过“三审”以后,我们就要看一看调用哪些知识、组织哪些材料或运用地图中的哪些信息,来解答试题。这就是所谓“一看”。
当然,答题过程中还要注意分值,分值的大小代表着要点的多少,比如3分的小题,一般需要答出3个要点。另外,答题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要出现别字错字,一些试题需要注意答案的逻辑性等。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高效复习、科学备考应该着重关注的四个方面:
第一,应该以教材和平时的笔记为重要的素材, 以《说明与检测》中关于课程标准中内容解读标准为依据,夯实基础,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积累大量的地理知识。
第二,要重视平时学习过程中图文的阅读、分析和表达,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情景试题,看看具体的情景和哪些知识相联系,考查了对哪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学会用地理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答试题。
第四,在最后一段时间内,大家一定要坚定信念,只要能够扎实地复习,注重方法,注重能力的培养,科学地练习,就一定能够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