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阶段地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许昌市一中 刘莹
2020年的春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长的寒假,但是为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停课不停学”,我们积极把课堂由教室搬到了线上,隔空教学,一时成为一种新时尚。但是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会带来利和弊。长达两个多月的钉钉直播课,确实让我学习到了不少新技能,对电子信息技术如何有效的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获益匪浅。但同时也发现了线上教学存在的很多问题,如听课效果差,笔记记不全,迟到早退监控不力,作业完成效果欠佳等。开学后,面对孩子们一个个崭新的课本,真是哭笑不得,觉得自己真是上了一个“假直播课”。面对摆在面前的重重问题,复学后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开学后的两周,每节地理课,我给孩子们布置一定的复习内容,任务下达后,首先让学生齐读课本内容(大字小字,一字不差),旨在熟悉课本内容。
为了有效巩固课堂上的复习内容,课下我把每节的内容结合基础训练上的思维导图,让孩子们填写,识记关键词,构建每节内容的知识框架。
开学后的第三周,根据学校安排进行全面摸底检测,通过成绩反馈,让每个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个清晰的认识。
根据摸底测试反映的问题,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识记训练。我通过搜集每节课的空白图,将知识点和空白图相整合为孩子们打印出来进行复习识记,将所背知识点在空白图中进行填写,从而达到识图目的。
为了帮助孩子们更有效的复习,我将课本内容按照大洲、地区和国家等板块进行归类整合,通过对比串讲,让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为了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我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在线上进行地理知识答疑解难活动,让优等生帮扶学困生。
通过此次网络教学,我深刻的感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一些反思: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比知识传授重要的多。现在发达的信息时代,只有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只要拥有学习动机,有太多优秀的网络资源可供选择,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我今后课堂中需要不断思考改进的地方。2、共鸣是拉近师生距离的最好的方式。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当学生考试受挫时,老师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孩子能感觉到老师理解自己时,他会对你的课堂有种特别的喜爱,从而也就会更加努力去学好这门功课。因此,努力走进孩子内心,多与孩子进行换位思考,也许会无形中赢得更多孩子的信任,从而在教学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