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中前行 在挑战中成长
zhangyuzhi发起了2020-08-08
0
回复
3
浏览

在探索中前行 在挑战中成长

——记疫情时期教学的线上和线下

许昌市第一中学  丁玉玲

       2020年的春节本是个亲友团聚的好机会,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个春节笼罩在了一片阴霾中,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都普遍执行了延长假期政策,“停课不停学”成为假期生活主流,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作为老师的我开启了“新主播”体验。

新主播上线

      教书育人是老师的天职,在网络上授课,也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作为一名以传统方式教学的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一方面我们习惯了与学生面对面进行课堂交流,习惯了与学生直接互动,习惯了当面指导学生作业;另一方面,直播面临的可能不只是孩子,还有可能包括孩子的父母,孩子的爷爷奶奶,甚至感兴趣的其他观众,此时的表现不仅仅代表我自己,还代表许昌市一中的教学形象,自然要倍加用心无愧于名校的称号。

我的课前准备

      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直播操作技能的培训,并自主探索钉钉软件中连麦、视频会议、打卡、家校本、录课回放等各项功能使用。密切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探讨,制定适合自己班的教学计划。另外,今年带的是新接手的班级,与同学素未谋面,更无了解,于是积极与各班班主任及先前的任教老师联系交流,获取班级信息也显得格外重要。

进行思想教育。

      全国人民因新冠肺炎疫情心情沉重也更团结,医务人员和人民解放军战士逆向赴抗疫前线,与病魔做着生死博弈,而身处后方的我们又能做什么呢?那就是服从命令、全力配合、自我防护、传递力量。我们要把对学校生活的向往转化为网上学习的动力,把学习成长放在首位,把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把孝老爱亲放在首位。

精心设计导学案。每次课前,提前一天将当堂课的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提前预习,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心中有数,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我的课堂教学

      更用心的教学设计。直播课学生不能直面教师,这就要求老师进行更充分的课堂预设,积极备课、查找资料,将学生可能出现的困惑了然于心。更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直播教学时,前期可能因为学生刚接触这种教学方式,会有非常高的热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热情逐渐减退,学习状态就会有所松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是我一直的追求。更科学精美的课件制作。因为无法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为了使课堂40分钟更加全面、丰富,在ppt的制作中更加费一番功夫,大到每一个知识点,小到每一幅图片,都要一点点筛选、取舍、编辑,印度的人口众多和蝗虫灾害视频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我的课后反馈

      1.借助“家校本”布置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批改和统计效率,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赞美。

      2.进行微课的制作,发在班级钉钉群中,及时给予班级孩子们作业帮助和指导。

      3.开展作业评比,将优秀作业分享,激发学生的动力,增加孩子们的信心。

  素未谋面的学生给了我一个个大惊喜,让我对直播教学更加有信心。

传统老师回归

      线上教学不知不觉进行了两个多月,4月,在网课的最后一节,我特地录制了一段视频发给学生共同迎接复课的到来。“疫情的阴霾即将散去,校园的书声将再次郎朗;美好的春日如期而至,迟来的学期充满期待;期待着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爬过校园那道阻隔与外界喧嚣与嘈杂的围墙,我们相遇在那一方圈着知识与智慧的殿堂,期待着看到你们沐着朝阳、载着希望,如痴如醉吮吸知识的美好模样。旅行的美丽在于坚持,梦想的美丽在于勇气,2020的美丽在于我的世界有了你的参与。”带着美好的憧憬,我们回到了熟悉的校园。

      第一天的笔记检查,一半的同学课本崭新,让我着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两周后的摸底测验,拿到成绩单又似一大罐雪碧进肚——透心凉。认清现实,重镇旗鼓,怎么从“透心凉”到“心飞扬”还真是个难题,仔细剖析学生的成绩及错题情况,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不熟悉课本,不熟悉课本导致基础知识点很生疏,基础知识点生疏就谈不上知识网络体系的建构,于是能力和方法的建构更是水中花、镜中月、空中楼阁。找到问题的症结,我用了“五副药”:

一读课本抓特征

     七年级下册地理采取了洲——地区——国家的组合,并按照一个中国学生观察世界的视角,由近及远的设计,带领学生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1个大洲——亚洲,5个地区——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6个国家——日、印、俄、澳、美、巴。这些区域涵盖了不同的空间尺度、世界上的重要区域、地理问题突出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上榜”的理由,这就是它最独特的特征。在课本中往往会以黑标题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当然不能视而不见。如日本的三个标题“多火山地震的岛国”“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东西方兼容的文化”用最简单的文字概括了其自然、经济、文化的最突出特征。另外这些黑标题还往往体现着区域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最新发展变化,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一节以“快速发展的经济”替换“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印度一节以“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替换了“发展中的工业”。抓住主要特征就像画出了大树的主干,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比如在七年级的这次期末考试33题“读中东和东南亚图完成问题”的第6小题中,简述两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就是此类考查。

二读课本建框架

      黑标题是显著特征,黑标题下面的文字、图片及材料都是对这一特征的阐述介绍说明。对此,第二遍读课本我将每个标题下的内容细化成问题串,如《巴西》一节中,第三个标题“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1.热带雨林分布在哪里?2.这里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热带雨林?3.热带雨林起着什么作用?4.热带雨林的开发中出现了什么问题?5.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热带雨林?一个个的标题串起一个个的问题串,就像在主干上画上了小的枝节,引导学生回顾课本的基础知识。

三读课本品细节

      经过前两遍读课本,学生的脑袋已不再是一片茫然,第三遍读课文就要进行细加工了,一重视在枝干上补充枝叶,二重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在这里,思维导图是个不错的方法。

四读课本析异同

      在对单个区域有了整体认知的基础上,第四遍读课本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探究不同区域之间的异同。“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这条课标,可以把印度和东南亚对比发现相同之处,亦可以拿其与欧洲西部相比对比其差异。“举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这条课标便可以把东南亚和欧洲西部对比,总结出影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旅游资源、交通条件……

限时训练细评讲

      七年级下册课本以“认识区域”为主,但教学的重点要落实在课标要求的方法而不仅是区域知识的本身。重视案例学习的方法引导,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辅助习题的精练精讲。经过筛选,我选取了郑州、济源、许昌的往年期末考试题进行限时训练,40分钟收卷,在评讲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5步答题。1.读题干明确答题方向;2.理思路回忆答题要点;3.细品材料认真筛选;4.组织语言简练明确;5.规范书写不留遗憾。

未来教学思考

       1.继续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动力,或者说几乎是唯一动力。人作为一种生物,所有的行为都是直接或者间接按照自己意志去行动的,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动机——可能外界的压迫或者一时的发愤可以暂时充当这种动机,但是任何纯被动的行为是无法持续太久的。只有有了内在的动力——兴趣,学习的行为才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2.继续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上下功夫。疫情散去,线上教学这种新事物却在茁壮成长,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取长补短将是未来教学的常态。在这个信息与大数据时代,我们不缺资源,缺的是运用技术驾驭的能力,技术虽然不会取代教师,但是使用技术的教师却可以取代那些不会使用技术的教师。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