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
许昌实验中学 俎鹏涛
2006年,我正式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新高一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按照课本的安排,也是通常的做法,跟所有的学生讲《如何学好地理》,首先讲的就是学习地理的意义,然而刚开始没多长时间,一个男生举手问:“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地理,我觉得不学习地理也一样可以生活地很好。”对于这个问题,那一刻,我感受到被挑战的同时也觉得他说的有道理。至于后来我的回答,只记得当时首先是夸他提了一个好问题,然后是按照传统的说服方式,讲了一大堆地理的好处,最终“说服”了他。把他“说服”了,却没把我说服,问题过去了,而我却没过去,以至于后来常常会在想学生学这个学科的意义是什么,我教这个学科的意义又是什么?
也是对这个问题的“慢性”思考,引导着我更深入去探索地理课在书本之外、课堂之外的意义,这也让我看到了更多东西,更多重于书本内容和考试本身的东西。与此同时,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这一现代教育理念,也在引导我不断探索和尝试,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能有一些超出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东西,而且希望这样的东西多一点再多一点。
当我看到这本书,《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一瞬间有种被点亮的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戴维·珀金斯(David Perkins) ,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零点项目”创始人之一。零点项目致力于研究智力、理解、思考、创意与人类的学习等相关议题,50年来吸引了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老师。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需要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
在我看来,为未知而教的东西要比为已知而教的东西更重要,那些隐性的学习比那些可见的学习更为重要,那些面向未来的东西比仅仅立足现在的东西更为重要,正如这本书的英文名字《FUTURE WISE》,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智慧。
作为面向未来的教育,书中阐述了教育的目的、如何学习以及如何思考,也从终身发展的角度阐述了关于分科的理解,以及未来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地理,我觉得不学习地理也一样可以生活地很好。”学生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困惑,原因在于他们无法看到眼前的学习所具有的实际意义。而实际上,每个人在无意识里,都渴望现在所学的东西是对生活有用的,是具有未来价值。学生真正需要的不是“应当知道的好知识”,而是“具有生活和未来价值的学习”。而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很多学生不得不学习那些他们既不感兴趣、也看不到实际生活价值的内容。关于这一点,如书中所说,基础教育应当塑造“业余的专家”,而非强求专业知识。业余的专家能够自信地、正确地、灵活地理解和运用基础知识。
现在,学生们面对的世界日益多元化和灵活多变,兼具未知与已知。我们需要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
最后,以书中的一段话结尾:想象一种教育,其中的大部分课程都能带来全局性理解;想象一种学习,它能够给这样的理解带来生命力,使其长存,并且支持终生学习;想象一个世界,大部分人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对基本的政治活动、个人健康护理、经济行为、生态责任、人际社会交往,以及其他许多概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发展方向。如果走在大街上的芸芸众生都能够灵活而敏捷地处理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该多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