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 长葛四中 董海松 )
已年过不惑为何又想起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原因一:这是暑假前八年级综合素质测评必考的一本。
原因二:为了完成领导交付的任务。
原因三:上学时由于资源的问题,确实没有认真通读过,貌似课本中有一课节选。
确实,如果有时间,将自己那颗浮燥的心静下来,细细的读下这些名著,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讲述了保尔这个有血有肉的青年形象,他有自己的理想与目标,他自强不息,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是一个伟大而平凡的人。说他伟大,是因为他有抱负,有钢铁般的意志力和解放全人类的信念,是这个信念让他可以无私无畏地奉献自己的青春、精神,甚至生命;说他平凡,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保尔一样深深地爱着祖国的革命儿女,有了他们,才会有今天劳动人民美满的生活。
同样在现实生活中,前往武汉的最美逆行者,他们和保尔一样,有理想与信念,有信仰。有理想固然好,可理想不是幻想,光是空想没有用,我们该思考的是如何实现这个理想?故事的主人公保尔给了我们答案:只要心中的理想不变,勇于追求,永不言败,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他临死时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恨,我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而我们最美的逆行者,也可以这样说:我没有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没有因碌碌无为而羞恨,我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中国乃至人类的健康而斗争!”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也许感受不了他为了解放事业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不顾的满腔热血,也许也理解不了他对全世界无产阶级同胞深沉的爱,但他这种无私的爱、坚定的意志将会鼓励我们更执著地追求心中美好的理想,就像保尔那样,做一只在高空飞翔的雄鹰,不怕狂风,也不惧暴雨,勇往直前地朝着自己的目标,每接受一次风雨的洗礼,不会轻言放弃,只会更加执著地追逐心中的梦!保尔有满腔热血,有伟大的理想,更不乏在逆境中仍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他在疾病缠身的条件下,仍然坚持写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献出了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为人民而战斗不息,得到不少人的尊重和称颂,像保尔那样自强不息,同厄运作斗争的人,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在这些人中,有众所周知的伟大人物,像勾践、曹雪芹,他们都是古人,在当今社会有我们更值得称颂的,他们是钟南山,李兰娟,前往武汉的,在全国各地同新冠病毒做斗争的白衣天使……他们和保尔一样有信仰,他们相信党,相信人民,相信自己,他们就是和平时期中国的“保尔”。
当我们经历了越来越多的坎坷,我们是否会对未来产生一丝迷茫?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可以失败的理由,也绝不是我们就此沉沦的原因。想想保尔的一生,保尔很少为自己着想,都是为党,为别人,为朋友,为陌生人。为了信仰放弃了爱情,甚至为了信仰产生了爱情,为了信仰才结了婚。有的人可能会说这是“迂”,但我说这是信仰,更是信仰的力量!
人的一生正如一柄宝刀,若没有信仰,则会在似水的岁月中慢慢氧化失去光泽,斑驳、锈蚀、风化,最后成为一块废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乐于奉献!
读一遍,能做综合素质阅读测评的题吗?不能,得细细的读二遍或者更多,因为题考察的很细微!
读一遍能写点读后感吗?大致可以,但我读了二遍,毕竟是翻译的版本,不如金庸的语言流畅……
读一遍能静心吗?或许可以,至少比看手机,抖的眼花瞭乱,心浮气燥要好很多。静心,我觉得,可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