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招二模考试将于5月22-24日举行,一模结束后,我们对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了下一步能够高效备考,少走弯路,提高成绩,我工作室现推出此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初中地理模考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及备考建议
许昌市一中 张文杰
一、选择题
学生易错的题目:3、4、5、7、11、14、18
3、4题:地球运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与实际生活灵活运用。
5、7、11题:课本中基础图、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14题:没有仔细读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有些学生没注意到
18题:学生只知道东南季风带来降水,没有想到山脉迎风坡地形雨
二、综合题
21:学生总体得分较低。学生简答题做的少,不知道如何思考,没有思路
(1)①学生对农业分布的自然条件不清楚,不知道从光、热、水、土方面分析,造成回答要点不全面。只说明了当地夏季凉爽湿润的原因,没有提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学生看到图中等降水量线有600mm,800mm,就认为当地水源主要是降水量多,没有注意到祁连山脉接近200mm等降水量线,降水量少,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水源主要是山地降水。
③就问题,说问题,不知道分析原因。“高原夏菜”学生就说祁连山在青藏高原上,夏季蔬菜生长好,叫高原夏菜,不知道分析高原山地上为什么这些蔬菜生长好。
④答题光说前因,不写后果。许多学生写“海拔高”或“地势高”没写这个具体对什么影响,写降水量在200mm—400mm之间,就没有具体分析了,只把从图中读取的信息说了,但是没有具体分析。
⑤答题没条理,不知道分条写,不知道一条分析一个原因。学生答题气温降水一起分析,例如:“海拔高,降水量多,气温低”。
(2)①学生对农业分布的社会经济条件具体有哪些不明确,不知道从市场、交通、技术、政策方面思考。许多学生写了非常多上海等地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蔬菜种植少,所以这些菜在当地销量好,都只是说的市场,其他没写,只得1分。
②答题不会用专业术语。许多学生分析得非常透彻这些蔬菜在上海受欢迎的原因,但就是写不出“市场广阔”专业用语。
③“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学生都没想到。主要跟学生生活接触面狭窄有关。
22:学生总体得分较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读图分析能力差
(1)①学生不知道土地利用类型指的是什么。有的答“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有的写“平原、丘陵、山地”写的比较乱。
②学生知道土地利用类型,但是好多写的“农业用地、建设用地、难以利用的土地”。一方面是题目指示不明确,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根据图中降水量线(降水),等高线(地形)分析指的是农业用地。
(2)学生对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不清楚。许多学生只写湖泊缩小,河流A流量减少。
23:前两个小题较简单,学生得分较高
(1)①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记不住,写不上。
②第二空季风有些同学写夏季风。
(2)高山冰雪融水有些学生想不到。
(3)许多学生想不到喜马拉雅山脉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
24:题目总体比较简单,学生得分较高。
综上,在下一步备考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用规范语言答题的能力。
首先,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做题时,自己要使用规范语言,让学生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规范语言。其次,课本上的规范表述需要学生背诵。第三,学生在平时练习时,就要对答题语言进行训练。
2、要求学生答题要点化。
这一项非常重要!我们的学生答题往往不注意要点,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某一问题的内容列举很多,缺乏条理,并列举许多无关信息,一方面加重改卷老师负担,另一方面影响卷面,隐藏得分点,不容易得高分。
3、加强做题方法和步骤的指导
初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时期,地理的综合性对学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审题、答题上,缺乏思维缜密性,造成审题不清、答题不全面,这需要教师在备考时,加强做题方法和步骤指导,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学生眼界
初中地理的课程理念之一就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生活实际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很多,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上要点滴渗透,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把功夫下在平常。
5、关注学生的备考心理,及时给学困生以鼓励和指导。
要相信每个生命之花都希望绽放,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付出耐心,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