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河南中招地理的一点思考
——中考后思考与教学建议之四
许昌实验中学 俎鹏涛
初看到试卷的时候,感觉这套卷子没有预想中的那么难,没有偏题怪题以及过难的题,这应该是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特点以及第一年考试的特殊情况。但同时应该明确的是,未来作为一个兼有评价和选拔性质的考试,势必会更加围绕这两个考试功能不断调整,题目势必会增加灵活性,难度或略有提高。
立德树人的大方向,地理核心素养、地理课程标准、学生培养目标的确立,决定了初、高中的学习目标是一贯的,其学习以及考察的差异更多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差异。另外,中考地理在我省中断了多年以后重新回归,其直接的大背景是当前的高考改革。因此,高考地理的要求对于研究中考地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在高考地理考试说明中,对于地理学科的考察要求有明确解释,而且关于这一部分的解释多年来一直比较稳定:
地理学科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3.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对照我省今年的中考地理试题,1、2两方面的考察要求有充分的体现,而3、4两方面或限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而较少涉及。而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言,这四个方面的设置是较符合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未来也必将是试题的目标状态和设计方向。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和后期的应试训练中,可以以此为指导,可以借鉴高考复习备考的一般做法。
七八年级的学生,年龄相比高中学生偏小,也正处于身体成长最快的一个阶段,身心都很不稳定,加之部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过程中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意性太强,对于这个考试也未有足够的重视,导致在复习备考中出现较多困难。以下是我个人依据高考复习备考的一般做法,并结合初中地理教学实际,侧重从应试角度,对中考地理复习备考做以下安排:
一年半的铺垫,打实基础;半年的强化,强调应试。七年级以及八年级上期,完成基础教学工作,要在三个学期里学习完四本课本,以留出一个学期进行考前备考训练。
一、第一阶段,前期一年半的时间,打牢基础,做好铺垫。依据课程标准以及考试说明,将考试的要求溶解在日常教学中。
二、第二阶段,八年级下学期复习备考,强化应试。
1 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第二学期3月份之前。进行知识梳理,查漏补缺,做基础题目。简约,归类,问题化,模板化,项目式学习,问题牵引,思维导图,尝试多种方式,以有助于学生高效备考。
2 第二轮进行专题复习,3到4月份。适当拔高扩展。训练答题的思维方法。
3 第三轮复习,5月份之后,侧重应试技巧。做题方法、考试技巧的训练。至少进行10套题,精讲精炼,个别面批。强调审题,做题方法技巧,卷面,语言,时间安排,做题程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