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之旅——陕北行之美食篇
作者:胖老黄
人间四月天,最忆是江南。可我的最忆却在陕北,尽管陕北没有那红胜火,也没有那绿如蓝,但那里有深深刻印在记忆中的土窑洞、陕北汉子和宝塔山。
距上次和同学一起去陕北,已近三十五年,心中对陕北的怀念总是萦绕在心间。延河边的宝塔山、奔涌的黄河水、光秃秃的茆梁塬、壮观的镇北台、山腰层层的土窑洞、淳朴热情的陕北汉子脸上那一朵高原红...... 还有用脚丈量过的无定河黄土滩。
工作几十年,总是没有机会和时间再返陕北,重游黄土高原的梦,在心中萦绕已接近“弹指一挥间”。为圆梦,和几个好弟兄一起,自驾到了陕北,心中时常闪现的景象得以一一重现。
记得当年,从山西翻越吕梁过黄河到吴堡时候,在黄河边饭店要了一碗手工捞面,当面上桌时候,我真的是眼前一亮,一碗白面条,一大碗鲜香的羊肉!手工捞面真的是劲道,羊肉真的是香,吃着是真的过瘾,从来没有那样豪放地吃过一大碗肉啊,至今难忘。所以,尽管陕北之行,收获颇多,我还是想先从吃说起。
陕北是典型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农耕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畜牧业发达,牛羊多,尤以羊多;二是黄土地最适宜种五谷杂粮,由此自然形成了陕北黄土饮食文化的肉食以羊肉为主、面食小吃以小米和荞面等杂粮为主这两个最基本的特点。
我们陕北行到达的第一站延安,就充分体验到了陕北饮食文化。傍晚,在游览摩崖石刻、赏宝塔山夜景后,到二道街文化夜市。二道街文化夜市是在闹市中新建的一条古街,古色古香的街两边门面房和门面房前的街面上并列整齐排列着的都是陕西各地的小吃,和全国各地的小吃一条街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在街边摊位上先买了几只羊蹄,感觉和我们河南的味道不一样,他们卤制的羊蹄竟然还要加醋,真心不喜欢吃。在摊位后边的门面房里,我们品尝到了陕西的羊肉面,使味蕾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但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特色。总体感觉他们的夜市街没有真正体现出陕北饮食文化的精华。在延安还有另外一种食品,就是陕西著名的肉夹馍,我们是选了当地一家较为有名的胡家肉夹馍。第一次吃,感觉里面的肉不怎么顺口,仔细品尝,是因为陕北人爱往食物里面加醋,竟然在肉里面也加了醋,酸酸的,怪怪的,不习惯。第二次去吃的时候,专门交代老板不要往里面加醋,才吃到了胡家肉夹馍卤肉的清淡鲜香,比潼关古镇的肉夹馍大料味道少一些,但它们都是一个字:好吃!
到延安,不可不去南泥湾。南泥湾的金黄的水稻甚是惹人怜爱,南泥湾李冲家的香菇面也真是好吃。看店家墙上的简介才知道,香菇面创始人李冲,广东中山人,跟随红军长征到陕北,屯垦南泥湾,曾给王震和叶剑英烹制过香菇面,受到首长们的赞扬,后留守南泥湾建设兵团工作。现在,他带领儿子们精益求精,又把香菇面的制作绝技传承至今。仔细品赏南泥湾老李家香菇面,能吃出来其汤汁是骨头熬成的高汤,面条里面加的有蛋清,再加上香菇、虾仁、生汆和油炸丸子、里脊肉片等主料,汤鲜味美,面条筋道,兼具南北结合的特色风味。难怪游客慕名而来,都要品尝享誉大江南北的老李家香菇面啦。
第二站,靖边。白天,龙州乡。波浪谷氤氲秀美、怪石嶙峋、波纹奇特的丹霞地貌,在蓝天白云下令人感官震撼、叹为观止!傍晚,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氏老婆婆剁荞面店。从店里的介绍知道,荞面是榆林一带,尤其是靖边、定边等地最负盛名的待客饭。在过去,只有等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候,主人才会请乡党帮忙,做一顿丰盛的剁荞面来招待客人,平时并不容易吃到。“荞面圪托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陕北人把荞面和羊肉比喻美好的生活和至死不渝的爱情,足见剁荞面之珍贵,剁荞面已成了陕北人乡愁的载体。白氏老婆婆剁荞面好吃,我总结是她家的面好、肉好、汤好,从而成就了她家的盛名。一是面,白家拒绝机器磨面,她家的荞面,全是人工推石磨磨出来的,自然劲道。剁荞面好吃,还贵在一个“剁”字,把荞面揉成面团,放在面案上,用擀杖将面团的一部分往外擀开,擀至比白面条略厚一点时,操刀剁面。剁面刀形制特别,刀身长约2尺,寸宽,薄厚如菜刀,刀背两端装有两个木柄。在店里,可以看到师傅提臂悬肘,双手持握两柄,刀落面案“噔噔噔噔”急如雨点,面条翻动,若银丝飞舞,且整齐如机制挂面。师傅还可以根据食客需要,剁出来的面可粗可细,细的可穿针眼,堪称陕北一绝。每剁一次,算作一刀面,煮进锅里,能捞3-4大碗。白家用的羊也有讲究,用的是吃地椒草长到一到二岁的地椒羊,宰杀后抹上盐自然风干半年以上的风干羊肉,由于风味独特,是白家的金字招牌,也被称为陕北一绝。白家还有一绝,就是用具有独特香味的野生泽蒙花提香增味,还有用当地出产的洋姜炮制成的酸汤。剁出来的荞面面条撒入锅中煮熟捞到大碗中,浇上酸汤,加上风干羊肉,成就了浓香扑鼻的剁荞面。品之感觉面条坚软细滑、汤鲜味美,酸的开胃、香醇绵长。
第三站,榆林市。在红石峡,凭吊古代在红石绝壁上题刻以抒发边塞豪情壮志的文人墨客和武将;在镇北台,极目远眺,塞外风光一览无余,叹往事如过眼云烟,数百年人间沧桑已今非昔比;在榆林古城,夜览 “六楼骑街”的古街,惊叹我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
民以食为天,榆林美食当属羊杂碎和拼三鲜。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羊杂碎的做法:这个美食的主要食材就是羊的内脏,要知道内脏很难清洗,要洗好多次,把食材准备好后,就是制作汤料,先在锅中倒入食用油,等油温升高时,放入葱,姜,蒜,红辣椒等调料调味,然后再放入洗好的杂碎,倒入水,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一下佐料和调料,比如说:粉条,红萝卜丝,还有味精,胡椒粉等等。然后过一段时间羊杂碎就做好。盛在碗里的时候可以再根据自己的口味放一下香菜,葱花,醋。这样,美味的羊杂碎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