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是为了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改变职业倦怠的状态;为了给教师增添思想上的养分,心灵上的慰藉;为了给教师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让教师掌握丰富多样的教育素材。从12个不同的视角帮助教师成为一个不抱怨的教师、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一个优秀高效的教师。我利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仔细研读了这本书,读完之后心里有很多的感触:
(一)不抱怨自己,开发自己的潜能
抱怨自己是懦弱、无能的最好诠释,它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扰人不安。抱怨自己让我们将关注点放在自己的不想得到的东西上,因此,当我们抱怨自己时,我们将远离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抱怨越多,距离越多。于丹说过:有些事情我们越做不到越抱怨,但是越是抱怨事情就越没有顺利完成的可能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事情最终得不到解决。爱抱怨说明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不够自信。作为教师尤其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因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比一般人还要多,如果我们只知道一味的抱怨,而没有与之对抗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那就只会束手无策。
我们要敢于挑战自己,发掘自己身上的潜能,树立自信、坚定信念,不要轻易的贬低自己,抱怨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努力自己创造,这样会使我们越来越强大!“不做愧心事,不怕鬼敲门”,堂堂正正的做人,堂堂正正的做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二)不抱怨工作,获得工作的乐趣
新城中学的校训是:乐知乐行,至诚至善。这其中的“乐”字却大有学问, 快乐工作是一天,昏昏沉沉也是一天,“愁也一天,乐也一天”何去何从,我们大家心知肚明,我觉得教师在教育中不应该迷失了方向,丢失了信仰,“当教师真没意思”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不是静下心来搞研究,而是天天攀比谁的工资多,谁又买车了,谁又买房了……“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你选择就是最好的。当然教师这个职业是平凡的、普通的。但是,我们只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终有一日,也会成为被别人仰望、受人尊敬的模范。敬业,不仅是对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和社会有个交代,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教师而言,要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只有敬业的意识根植于我们的脑海时,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完成工作,体会到工作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堕落。”你如果有时间抱怨工作,那么你就有时间将工作做好。喋喋不休地抱怨,注定于事无补。若想拥有美好的前程,学会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三)不抱怨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世界上不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一个人会让自己完全满意。正所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们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应当让自己对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经常听到老师抱怨(我也曾抱怨过):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难教?怎么这么不爱学习?怎么家长都不管?……那些坐不住的孩子,连带家长,似乎就成了我们最大的麻烦。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有没有放弃学习。只要他还在努力,只要他还能接受你的话,我们就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相待。当我们真正对某个学生特别关注,我们就会带上有色眼镜,我们以为我们在特别关心的同时,其实已经把他推到你最不想的那一边去了。说到底,是我们逼着孩子选择了这无奈的选择。
换位思考,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十全十美,自己的孩子是掌心里的宝,无论自己所教多少孩子,都会分到多少个家庭,每个孩子的背后都拥有庞大的亲情集团,教育孩子是大工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意。我也知道“地荒是一季,人荒是一辈”,这样想法,报怨的情绪就少了。不抱怨他人,赢得他人的尊重
( 四 )、不抱怨家人,获得家庭幸福
有家,就有幸福。在属于自己的屋檐下,我们可以尽享亲情的温暖,爱情的温馨。当然,家人之间的感情也需要精心呵护。作为至亲,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应当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关爱、理解与宽容。今生是一家人,是前世修来的福,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几万次的回望才换来今天的一家亲,相亲相爱一家人。想着他人的好,忘记他人的过,好好珍惜眼前属于自己的幸福,一位伟人曾说过,把世界上所有的痛苦累加在一起,你还选择属于你自己的那一份。那深夜等你回家的一盏灯,你离家时凝望着你的眼光,那份父母久久等你回家的企盼和你所有对未来的希望都浓缩家这个小小的单位上。我们没得理由抱怨,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享受阳光,享受温暖。
今后,我将一如既往的努力,做个不抱怨人,做个不抱怨的老师,不抱怨孩子,犯错,不抱怨家长,不抱怨自己的选择!怀一颗宽容的心!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把泥土撒向别人,首先弄藏的是自己的手,未来的路正常,身怀感恩,一心向善,不再抱怨,做个幸福的老师,做个幸福的女人。
愿自己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