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二
许昌市第二十中学 豆素琴
在工作和生活中,教育无处不在,教育几乎成了我生命的主体。从毕业至今,我已经送走了10届毕业生。可以说,无论面对学生还是我的宝贝,我自始至终都表现的较为耐心,对他们有足够的期待。我在心里种下一颗积极的种子,等待它慢慢发芽长大。每接一拨新学生,我就会在办公室倒栽几盆小草花,从小到大,一天天看着它们的变化,感受生命的伟大。学生换了,我作为老师的期待不变,我只希望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总是充满辛勤的汗水,和无限的对美好的期待与追求。我喜欢看着他们慢慢地变化,慢慢地成长,就像细心呵护我的小草花一样。我用满满的爱和足够的耐心,守护者我的学生和我的小草花。
我们教育学生,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而“良好的习惯”可没有办法迅速形成。我认为习惯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养成的生活方式,涉及人的语言、行为、思维等诸多方面。对于学生而言,良好的习惯则主要指学习习惯。在英语这个学科上,我们主要培养他们读书时“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即圈圈点点、作注解等)、做读书笔记、阅读摘抄及遇到生词查词典的习惯。当然,作为语言学科,除了大量的阅读习惯还有听与说的相关习惯养成。相比较阅读,这两项习惯的养成更是困难。需要我们老师的引导、启发、鼓励,更重要的是,老师自身素质也要不断提升,强制自己多听,多说,多接触与时俱进的新资讯,以适应学生们对社会信息的需求。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的自我行为,也是老师“身教”的影响,老师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学生。根据心理实验研究,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变为习惯动作,而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习惯的养成是个慢工程,非一日之功。一个习惯尚且如此,那么“教育”这么大的事业就更要慢慢地干,万不可急功近利。
今年暑假,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做老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文中李镇西老师对“优秀”做了自己的解读。他认为,所谓“优秀”,至少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我们做得比别人相对出色一些的工作及其成果;一是指我们获得的各种荣誉称号。当然,这两方面我做得都不够,尤其是后者。所以,我更欣赏他接下来的一句话:不管是在哪个意义上使用“优秀”这个概念,我都认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如果是在第一个层面上说“优秀”,那么,我们总要和别人比较,因为“优秀”总是相对而言;因为比较,我们求胜心切,我们精益求精,我们永不满足,我们“欲壑难填”------当然,从积极意义上看,这正是上进心的表现,“永争第一”嘛!但同时,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我们逐渐失去了从容自如的心态,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也失去了教育的优雅与情趣。甚至我们潜在的或者说沉睡的功利心渐渐苏醒,让我们备受折磨,于是,教育的幸福也就不知不觉远离我们而去。
读了这篇文章,最触动我内心的就是这句“我们逐渐失去了慢教育的智慧”。这种“慢教育的智慧”不正是我内心一直向往并追求的教育境界吗?于是,我开始深刻反思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开始深入了解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理念。我向来不以优秀为目的教书,而是坚守自己追求自我认可的好老师的标准:上好课,育好人,让家长信任我,学生依恋我,我便拥有行动的潇洒和心灵的自由,除了忠实于自己的良知,我不用看任何人脸色行事,更不会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我本质上是个急性子,但却从事着不能急于求成的工作,教育让我懂得:爱就开心,让我的心慢慢地趋于平和。没有贪心,不带功利心,教育亦同读书,都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教着教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精英、尖子毕竟是少数,那么对待大多数普通的学生,就需要慢慢来,需要更多的耐心、爱心。我们最好常常问问自己,今天我对学生耐心了吗?是不是有些急躁?心中要有一个原则------教育是慢的艺术!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家长,《教育是慢的艺术》书中的每篇文章都值得我们大家来品读,欣赏。文中渗透的“教育是慢的艺术”的理念更值得我们学习推广。张文质先生在谈到教育的关键词时,提及了“等待、耐心、从容、宽容、期待、优雅、细节”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从事教育的过程中所要培养的姿态和心态。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躁与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无论是张文质老师的慢教育理念,还是李镇西老师的幸福比优秀更重要,无不蕴含深刻的教育哲理,如同清泉沁人心脾,令人难忘。
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在教学上,要慢慢地感悟,用心发现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慢慢地用心和学生一起感受,体验成长的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面对学生,我们还要学会从容与宽容。从容是一种态度,不慌张,有条理;宽容是一种美德,有气度,不计较。慢需细致,慢需平和,慢需耐心,慢需宽容。让我们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生命的主体-----教育,陪着孩子们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们成长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们长大。
慢慢的学习慢慢的成长,领路一路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