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
shensonghua发起了2019-07-27
2
回复
36
浏览

 

浅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

申松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孩子年龄的增长,每个学校中都有不少“问题学生”,不仅令家长头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无可奈何。对待教育中的“疑难杂症”,我们知道紧靠班主任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我们试着采取医院的“会诊”方式,请其他班主任和其它老师来共同帮忙,出谋划策完成对学生的教育任务。实践中,我校以班主任德育工作研讨会为载体,对每个班级的教育疑难杂症共同诊断、集思广益,一起采取教育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把这会诊每一位问题学生。下面对该模式做一初步的探索。

一、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的涵义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是相对于传统班主任工作以班主任个体为主体而言的,对德育工作中班主任个体单独无法取得教育成功的问题学生,由德育处牵头班主任集体共同研究问题原因、制定教育措施、采取教育行动的一种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以往班主任德育工作都由班主任个人单独承担的现象,由学校的班主任集体共同分析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变一个人的力量为集体的合力,促进少数问题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班主任为了个别“头疼”的学生费尽了心思却不能成功地帮助他,除了孩子本身及周边因素,班主任工作本身没有突破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也是原因。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就是要打破这个传统,用班主任集体的力量实现德育难题的解决。必须指出的是,它并不排斥、取消传统班主任卓有成效地德育工作,而是专门针对德育难题而发挥作用,传统班主任德育工作为每一个班主任积累的丰富经验将促进本模式产生成效。

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的理论基础

班主任工作头绪纷繁,班主任往往忙于琐碎事务,应付突发事件,再加上繁重的行政事务和其它活动,迫使班主任成为孤军奋斗的办事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打折扣。这样,一些积习很深的问题学生就成为班主任的心病。乌克兰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早就指出,无论哪个教师“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工作,不能作个人冒险,不能要求个人负责”,而应当成为“教师集体的一分子” 。个人是集体的基础,集体由个人构成,没有集体也就无所谓个人。班主任虽然面对的教育对象不同,但他是班主任集体中的一员。在班主任集体中,通过协作可以解决个人单独无法解决的问题。恩格斯说过,许多人协作,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在我们的班主任集体中,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无论是其他班主任的建议,还是其他班主任的代替教育,都是班主任集体产生的新的力量。“凡是教师没有结合在一个集体里的地方,凡是集体没有统一的工作计划,没有一致的步调、没有一致的准确的对待儿童的方法的地方,那里就不会有任何的教育过程”;“如果有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就要比个各随己愿地单独行动的优良教师要好得多。”马卡连柯的集体教育理论为我们构建“会诊”问题学生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的运作

(一)基本过程

每位班主任首先对班级问题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经历、个人爱好、思想动态、近期表现作全面了解,形成学生个人档案袋,班主任并把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出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发给每一个参与者;然后对材料后分类整理,召开全体会议,把材料信息准确传达给每一个参会者,请相关班主任介绍困惑与难题所在;大家交流研究、共同诊断、集思广益,用经验和新教育理论提出各种供选择的教育方案;在会议主持人的主持下逐条分析方案的可行性,不断淘汰,直到产生最佳教育方案;根据方案确定教育主体、教育措施、教育条件的创造;付诸实施;根据学生表现和班主任的反映进行方案实施的反馈;依据反馈效果决定下一步措施;如此循环直到出现理想的效果。

(二)实施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信息掌握必须准确、符合事实,这是会诊进行的首要原则。真实性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如果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把握违反了实事求是原则,那么后面所有的工作都将是无效劳动。因此,要本着对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确保得到的是最真切的材料。如果信息不够正确,很难使这些学生心服的。因此,我们应该一切以事实为原则。

2、集体主义原则

这里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不是让班主任理顺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关系,而是要班主任意识到自己是班主任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班主任集体、关心班主任集体,培养班主任集体意识和为班主任集体服务的能力,努力完成班主任集体交给的任务,为班主任集体而努力。如果有的班主任仍然把管理班级当成自己的私事,就会误了很多本来可以教育得更好的学生。在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中,班主任是一个有共同价值观、齐心协作的集体。我们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都可以考虑让大家参与到其中,学生的思路有的时候比我们的更好,另外,学生自己帮助自己制定一些纪律,让他们也有了主人翁的感觉,执行起来更加容易一些,孩子本身是同一个年龄阶段的,他们自身没有代沟,交流起来更容易一些,孩子现在处于青春逆反期,有的学生,尤其是那些问题学生,他们对老师、家长本身就有抵触心理,所以同学跟他们沟通反而更有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3、尊重学生原则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那些问题学生有的时候自尊心更强,问题学生一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待他们要更加仔细小心,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曾经受过各种问题折磨过的心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表现,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自尊心理,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有利于会诊。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学习能力弱,上课爱动,说话,令很多老师都头疼,很少给予表扬,很多时候都是批评,我们对这个“问题”学生会诊会,决定利用他自身的优点,一点一点的给予他自信,他很爱劳动,我们就从这点入手,给他尊重,表扬。孩子一天天有变化,上课慢慢的话少了,偶尔也会回答问题了。

4、利用学生集体原则

会诊的操作容易把视线落在班主任集体上,但必须注意学生的成长是在学生集体中进行的,所以要善于利用学生集体。我们应该有一个健康的班集体,通过正能量去感化我们的“问题”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以培养有共同理想,有共同目标和正确舆论导向的优秀集体出发,通过集体来影响问题学生。在集体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问题学生在一个好的集体中被正确引导可以很快走上健康的轨道。

5、自我教育原则

会诊的最终还是要对学生进行教育,而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因此,要引导问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在实施会诊措施工作中,启发和培养问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我们的教育得到问题学生的认同,并内化为问题学生自愿的行为,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四、探索

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的构建主要是为了解决班主任无法单独有效进行德育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很复杂的德育对象。他们身上具备两种发展的可能,要么学好,要么学坏。从实际情况看,由于问题本身的复杂,由于没有很好的教育措施,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很遗憾地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我们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的构建,意图从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角度,仅从班主任这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出发进行思考和探索。实际上,班主任集体只是教师集体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他们也和教师集体形成了很大不同的差别。对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整个教师集体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班主任集体的影响。而学生集体的影响更是大于教师集体的影响。在马卡连柯那里,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已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影响,产生巨大的力量。目前的现实并没有实现这样的一个理想的环境,问题学生的形成源自社会、家庭、学校,而问题的解决也必须在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下才有望成功。希望我们的探索能够从班主任集体建立开始,接着出现健康的教师集体,再通过教师集体培育出健康的学生集体,在健康的学校和社会集体中消化所有的问题学生,促进他们都能够健康发展。此外,实践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不能用它来取代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更不能随意把自己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来消耗大家的精力。有了它帮我们解决难题,我们要更加努力把份内的事做漂亮。我们的学生将会健康快乐的成长。

所有回复
  • god0517 2019-07-29

    教书育人,把德育渗透到课堂中才能真的育好孩子!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lijunhua 2019-07-29

    实践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会诊”工作法,不能用它来取代班主任日常德育工作,更不能随意把自己完全能够解决的问题来消耗大家的精力。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