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窦桂梅的阅读课堂》有感
zhangyuhong发起了2019-07-23
3
回复
21
浏览

读《窦桂梅的阅读课堂》有感

许昌市文化街小学 潘婷

    前一段,拜读了窦桂梅所著的《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书中,她称语文教育者为“点灯人”,在教学过程中,回到母语,亲近文学、守护童年。窦桂梅作为全国小学语文界极具影响力的特级教师,每次听她的课,总能感受到浓浓的书卷气,这次读她的书,更是获益匪浅。

    窦桂梅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育,而我们从事母语教育的人,都必须担起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责任。读到这里,想到以前作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到泰国执教时肩上的责任,作为“中国的名片”去传播汉语、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泰方学校举办活动时,才发现自己对端午、中秋这些传统节日的了解却相当匮乏,甚至第一次知道上元节。那个时候才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不了解是一种极大的缺失,于是那一段开始试图去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外的汉语教育如此,面对国内的孩子,将整个民族的文明史传递散发给下一代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说起来好像艰巨而抽象,但仔细想想,文学作品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而引导学生爱上文学、深入文学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大期待。

    在执教《丑小鸭》一课时,窦桂梅指出,要善于推敲、玩味文中的语言,如果只是局限于教材中删减过的仅剩无几的文本去解读,不能吸引孩子的兴趣。因此,她深入细致、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的解读6000多字源译文,将丑小鸭的精神提炼为“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如此才成就了《丑小鸭》一课的博大与精彩。由此可见,教师深入地阅读、反复地阅读才能更深刻的理解,而这是在课堂上和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第一步。

    同样是安徒生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窦桂梅通过课文与译文的对照解读,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文本细读的无穷魅力。文中“小女孩”的“小”与不肯买了火柴的“大人”、“那双大鞋”、“那辆大马车”等等,都构成了无比的反差,而那些“小小的火柴”去照亮了小女孩的整个生命,这其中的“大”与“小”,正是童话故事的无穷魅力。如此细读文本,并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再次认知,超越了故事情节,带给孩子们的阅读体验也是独特且难忘的。

    总之,作为一个年轻人,多读书是毋庸置疑的,在读的过程中能试着去想象、去填补空白,品味作者的内心,才是踏踏实实的阅读,对自身抑或是对教学,都会大有裨益。

   

 

所有回复
  • 郑瑞云 2019-07-26

    张老师提出的问题让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多读书,多思考,把自己说学习到的知识融合到教学中,使学生更爱学语文。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高晓芳 2019-07-27

    语文学习和教育,应当从每一堂课,每一篇文章的具体教学中,读出友爱,给予,真诚慈悲等主题,正是这个读出主题的过程,帮助儿童界建构起辉煌人生的大厦。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 姬婷婷 2019-07-27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反复的朗读帮助孩子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表达的情感,想要孩子们喜欢阅读,老师应该首先爱上阅读,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还有-5条回复,点击查看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