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读书心得
白雪发起了2021-05-23
0
回复
7
浏览

《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读书心得

 

本学期,我和名师工作室的多位老师一起学习了周一贯先生主编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周一贯先生的了解并不多,后查找资料了解到,周一贯先生,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语文教育专家,是小语界的一面旗帜。周先生15岁参加教育工作,65年来没有离开过教育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村教育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周先生执著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完成著作一百多部,发表作品一千余篇,总计著述近1700万字,主持过多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教改实验。在不同历史时期,他总能以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巨大的实践勇气,不断推动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所以,本学期有机会和多位老师一起学习周一贯先生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大观》交流相关内容,我也感到十分荣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理性探索,下篇为课品谱系。上篇理性探索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王奕颖老师的《儿童诗到底怎么教》。
王奕颖老师认为儿童诗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天然地愿意接受让孩子们诵读唐诗、宋词、小古文,甚至诸子百家,而对难易适中、内容新鲜、富有童心童趣、节奏鲜明的童诗,却没有足够重视。仔细想来确实如此,我们从小就引导孩子背诵古诗,却很少让孩子读背简单有趣的儿童诗。不过,翻看我们的统编教材就会发现,我们的教材对儿童诗是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儿童诗(包括儿歌)可以占到阅读篇目的40%左右。王奕颖老师认为,这种分量也吸引了一部分教师尤其低段教师的注意力,很多教师开始思考怎么教儿童诗。
作为一名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我一开始接触的就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打开孩子们常用的课文,儿童诗也有不少,《影子》《小小的船》等等。而且,低年级的孩子也都有阅读《日有所诵》,里面诙谐有趣、朗朗上口的诗歌也有很多。对于儿童诗的教学我也一直存在很多困惑,课上教学时总是讲着讲着就把儿童诗讲成了枯燥的课文,孩子们兴趣不高,活动也不好开展。在读了王奕颖老师的这篇文章后,我才明白了,想要教好儿童诗,首先要弄清楚儿童诗的特点。只有明确了特点,教学才有会针对性。
王奕颖老师指出,儿童诗有四大特点:一是适合诵读,二是与儿童生活接近,三是语言简单却精粹,四是比较雅致,富于情趣。那么儿童诗教学的方向肯定是指向语言、儿童生活、情趣的,教师便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教学。以为重心的诗教;以理解为重心的诗教;以为重心的诗教。
王老师书中有一句话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他认为朗读是诗教的首选,老底子的语文教学,私垫先生要求学生一股脑儿地诵读背书,尽管我们对这种不求甚解的一该到底也不全部认同,但它的功劳,亦不可抹杀。所以在没想到更好的办法以前,就索性让学生读,让学生大声读出来,读出那一种节奏,读出那一点韵味。通过课堂上的观察,我也发现学生读文不读文对文章和诗歌的理解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多种方式的朗读也能让孩子们喜欢上儿童诗的教学。儿童诗虽然诗句短小,语言通俗朴实,但是却内涵深意。所以,孩子们读透了儿童诗,才能真正喜欢上儿童诗。
在文章的最后,王奕颖老师以《四天做一年》儿童诗写作教学和《花一把》儿童诗写作教学两篇教学设计来阐述了他以为重心的诗教这一观点。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我一直认为创编儿童诗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太过困难,所以很少真正的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创作,但是看了王老师的解释,我恍然大悟,自己的不愿放手其实也是扼杀了孩子们创作的兴趣和能力。王老师认为与古诗词相比较,创作儿童诗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苹果,儿童诗总体上回避写成人世界的复杂情感,都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生理、心理生活,而且偏爱具体、至关、可是可感的形象,这样的儿童诗也符合孩子们的创作基础。那么教师在引导孩子们创作时,可以引导学生最初通过模仿来编写,当学生积聚了一定的创作方法后,要激励学生,力求多变,更要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
儿童诗的教学在本书中的其他文章中也有体现,而且,在下篇课品谱系中,儿童诗的几篇教学设计中,名师们的理念也让我对以后的儿童诗教学也有了一定的思考,收获颇多。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