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评课
lihongmin发起了2021-06-03
0
回复
9
浏览

《白杨》评课

马艳敏

    翟丽老师执教的《白杨》,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精神。借物喻人是本课的重难点,翟老师德这节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风格鲜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能有机的结合。她那亲切的语言,自然平等的教态,扎实的教学功底,都值得我学习。下面简单的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1 本节课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使老师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本节课的任务和重点。纵观整节课,两个目标完成的都很好,突显了大语文观。

    2 以生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翟老师始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尽情地充分地交流爸爸那段话的理解,对白杨树特点的理解,非常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

    3 以迁移为桥梁,开启学生思维,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我个人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老师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开启学生的思维。而作为语文课堂,语文老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即语言文字的学习及运用。这也是语文工具性的要求。本节课翟老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可圈可点的地方非常多。比如:理解了爸爸的那段话后,让同学们 想象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儿?一个“还可能”,开启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文字之后,自己再去运用文字。学生说的多好啊!教师设计的巧妙,反映在学生身上就出效果了。这就是以迁移为桥梁,开启学生思维,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再比如:板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思维导图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诱导开启学生思维的过程,从写什么(写白杨及白杨的特点)到为什么写(歌颂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再到怎样写(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一张图涵盖了所有这些。

    总之,这节课实现了让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成长,是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代淑娟老师的习作指导课——思维导图之写景训练,是一节扎实高效的课堂。老师的教学设计一环扣一环,由扶到放,学法渗透的很好,老师的语言包括评价语都很准确。学生学得扎实。思维导图给学生的习作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