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16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唱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家会吗?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合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你们知道这首歌在歌唱谁吗?(妈妈)你们每天都和妈妈待在一起,每天都在观察着自己的妈妈,谁能来说一说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生自由发言)
有一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在观察着自己的妈妈。瞧!她的妈妈正在干什么?(睡觉)那我们应该如何朗读这篇课文的题目呢?(轻声朗读,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二)学习二到四自然段。
1.于是小朋友躺在妈妈身边观察起了妈妈,下面请大家默读第二到第四自然段,找出描写睡梦中妈妈样子的句子。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板书: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2.从哪里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明亮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
3.作者在描写眉毛时用到了一种修辞手法(拟人)
4.作者在描写妈妈外貌时用到了“明亮的”“弯弯的”“红润的”等形容词。相信大家在读课外书的时候也一定积累了不少形容词,下面请大家4人小组讨论,还有哪些描写外貌的词语。(解决课后习题)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词语,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
5.睡梦中的妈妈不但美丽,还很温柔。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很温柔?(微笑)妈妈为什么在睡梦中微笑呢?从文中找找答案。(睡梦中好像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要讲给我听)6.可见平时妈妈经常给我讲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妈妈?(爱孩子,板书:爱)
7.妈妈只做了这一个梦吗?从哪里可以看出?(强调“……”)请大家来猜一猜妈妈还可能梦到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8.睡梦中的中的妈妈虽然高兴,却也好累,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很累?(妈妈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8.作者在描写窗外声音时,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把小鸟的叫声比作唱歌,风吹树叶的声音比作风在树叶间散步,多么美妙动听的声音呀,可是妈妈全听不到。那是因为“她干了好多活,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齐读句子)
9.她可能干了哪些活?请结合自己妈妈平时的付出,说一说。
妈妈真的好辛苦呀!所以孩子希望妈妈好好睡一觉,好好休息一下。可见孩子对妈妈也有着深深的爱。下面请大家带着爱来齐读课文。
(三)情感升华
学了这一课,你想对妈妈说什么?想为妈妈做什么?(生自由发言)把自己对妈妈的爱大声的喊出来!(齐声说“妈妈,我爱您!”)
三、拓展作业
妈妈辛苦了,为妈妈做一件事,如倒茶,捶背,拿拖鞋······或制作一张贺卡、画一幅画表达你对妈妈的爱!
妈妈睡了
真美丽
好温柔 爱
好 累
教学反思:
由于这篇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对于学生来说理解不会有很大问题,但感悟和情感的升华却显得难了些,也更重要了些。 要通过文字向学生传递文本中作者情感的流露,那理解、感悟词汇即是本课重中之重的教学目标了。由此,我重点在“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一段有目标、有层次的培养学生读、悟的语文学习能力,通过对“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等词句进行交流,从文中提炼语言,知道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好在哪。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明确积累目标,对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训练做了指导, 学生受益颇深。在情感升华部分,我循循善诱,让学生展开想象,猜一猜课文中的妈妈可能做了什么,结合自己妈妈所做的付出进行回答,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自己妈妈的辛苦,再借此机会引导孩子抒发对妈妈的爱,进而引导孩子关爱父母,孝敬父母,达到本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