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捷径
马琼发起了2020-10-21
0
回复
15
浏览

虽然我在一线已经教了年的语文,但在作文教学这一块仍然感觉很头疼,怎样让学生轻松写作?怎样让学生不再为写作文头疼?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老师有方法有引导的去教学生写作文,这条路子我一直在探索研究着。

今年,我教的是三年级,虽然这个班我是从一年级带上来的,并且从一年级开始,就让孩子们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并坚持让学生每周写日记,但到了三年级,仍然感觉学生的作文写得不行。真的是很头疼。

在教完《荷花》这一课,课后有一个小练笔,写一写自己自己喜欢的一种花,这该怎么教学生写?办公室老师讨论起来了,大家各抒己见,但感觉都不实用。在一位老师的启发下,我偶发奇想,何不让学生模仿《荷花》这一课来写?《荷花》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的作品,本文结构很清晰,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观赏荷花;第二部分: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特别是课文第二段描写荷花三种姿态的语句,更是经典,学生在写其它花开姿态时完全可以引用。有了这一次成功的经验,我试着让学生模仿《珍珠泉》来写自己家乡美丽的景物。效果还不错。就这样,我的仿写作文教学之路开始了。

其实,对于仿写,许多语文老师并不陌生 ,可为什么没有推而广之呢?在五年级上册《我的“长生果”》中,作者这样说道:“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可见学生最初的写作文,仿写是一条好路子,对于刚开始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把文学艺术的起源归结为人类固有的本能,现代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茅盾先生也说过:“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鲁迅先生也说过:“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看别人作品。”张志公先生也曾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由之路。”大量文学大师的话告诉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以阅读为基础,以范文做引路,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学习作文,无疑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捷径,由此可见,仿写是写作入门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说起仿写,有些人或许会认为是抄作文,是在生搬硬套范文,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偏激的,是不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作文的现状。不了解作文教学的困难得出的带有主观性的片面的点。我认为仿写不是抄写,仿写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简单的创造;而抄写只是简单的重复。模仿名家大篇来进行创作,是“旧瓶装新酒”,是仿照别人文章的表现方法,谋篇布局的方法、行文风格去进行写作实践的一种做法,而不是对文章或全文或整段的照搬照抄。在充分学习范文,充分了解范文的行文特点、布局谋篇的方法、语言表现的形式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仿照范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特点去作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以读带写的欧文方法。

那么,怎么进行仿写呢?我根据自身写作的经验,根据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的一点体会,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文本为范例,做好写法指导

以文本为范例,在作文教学中穿插进行作文教学,特别是结构清晰、自然,为学生所易掌握的课文要重点讲、仔细讲、讲凊讲透文章的表达方法,叶圣陶说 :“文章就是例子。”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名篇名作,这些文章本身就是经典的文章,就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好范文。如描景类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游记类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总分结构的《索溪峪的“野”》、总分总结构的《秋天的雨》等,这都是写作文的好范文。小学课本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重点。比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就是训练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细心观察大自然的、有哪些独特的感受;还要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这些独特感受的。这些阅读教学的重点,也是作文训练的要点。也就是说,阅读教学教什么,习作教学就写什么,我们的学生就仿写什么。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

有了范文,有了模板,也就减缓了写作的坡度,降低了写作的难度,让那些久久无法下笔的学生有了参照物,让那些有了素材却不知如何组织材料的学生能够布局谋篇了,也让那些原本作文基础就不错的学生能够一气呵成了。久而久之,反复模仿,反复练习,这些范文的表达方法、谋篇布局的方法、语言的风格经多次练习以后,深深映入学生的脑海中,成为学生头脑库存中的文章的范例,佳句的典范。库存多了,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就不会再出现咬笔杆子苦思的镜头,也就能真正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真正达到情动于中,思接千里,文思泉涌,拢天地于形内的至高境界。

  • 精挑细选范文

    精选范文。仿写以范文为基础,为学生拓开作文的思路,而不能成为限制他们创造力框框。因此选的范文必须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触类旁通。仿写的范文有两类:一是课文,课文中的典型作品。作为教师,在进行课文教学时,应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写作知识,加以强化训练。除了仿写句式表达、段落构成以外,还可以仿写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等。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悉了,便能从中悟出规律,充分想象,逐渐走向“创作”这一新境界。值得注意的是让学生翻写的片段,必须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二是课外读物。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富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的。指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加间接的生活积累。《新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引导学生多读,并规定了小学阶段要保证百万字的阅读量。“多读心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在多读课外书的基础上,偶尔仿写亦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 多阅读,多练习

    阅读是基础,练习是手段。所以,阅读和练习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文无定法。操千曲然后晓声。”仿写没有固定的格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和风格。多读书,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品味的作品,汲取其中好的遣词造句的方法、好的写作技巧、好的布局谋篇为我所用。在写作中鼓励学生拓宽写作渠道,让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留心身边可写的人,可叙的事,可绘的景,可狀的物,可舒的情,可说的理;写自己身边的琐事,学校的事,家庭的事,社会的事。写的面宽了,素材也就多了。同时,鼓励学生大胆的写,自由的表达,说真话,诉真情,写真事,赞真人。不受约束,想些什么就写什么,有什么就写什么。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将在范文中学来的技法和生活中的实际结合起来。逐步学会描写现实生活,逐步学会写作。从生活到文章,从范文到习作,从结构到文采,从模仿到创造,通过这一过程积累经验,提高写作水平。

    四、在模仿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仿写最大的特点是模仿,学生虽然能模仿优秀作品写出好作文,但这样的作文容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个性与新意,故我们在让学生进行模仿的时候,应鼓励学生举一反三,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引导学生从模仿中走出来,跳出来,高度提炼模仿时所学到的技法,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语言风格,达到创新,从而更好地在习作中去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抒发自己最真实的情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一篇好的范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效仿的地方,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从哪些地方进行仿写呢?我以为:

    第一:仿好词好句

    三年级上册第七课《奇怪的大石头》开篇第一句: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那么我们班学生在进行本单元写人作文时抓住人物特点开篇就这样写到:张羽西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小书迷。王璐航是我们班出了名的捣蛋大王等。下册《珍珠泉》一课在描写泉水“清”、“绿”两个特点是这样写到:水是那样绿,绿得仿佛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清,清水得能看见谭底青褐色的石头和枯黄的树叶。那么学生在写许昌鹿鸣湖的水这样仿写:水是那样绿,绿得仿佛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湖底游动的小鱼和大小不一的鹅卵石。让学生模仿范文遣词造句的方法,学会恰当的使用形容词、叠词,学会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鲜活,形象生动,文采飞扬。

    第二:仿技法

    学习五年级下册的“人物描写一组”时,学生就可以模仿文章中人物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再比如曹文轩的纯美文学,里面有大量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而且语言非常优美,这些都是学生仿写的最好的文本,长此以往,学生经常仿写,经常借鉴名家名作,还愁我们的学生不会文采飞扬吗?

    第三,仿谋篇布局、仿结构

    结构安排是作文中学生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有那种提笔就写,忽视构思的问题,而范文的结构就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模式,学生就能仿照范文的结构来安排自己文章的结构。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很明显的先总说,再分述,最后总结的总分总结构,学生较易掌握的一篇文章结构。小学课本中有许多经典作品,谋篇布局合理,篇章结构完美。这些典范之作,值得我们的学生好好学习和借鉴。

    总之,仿写并不是单纯的抄袭,而是在读通了范文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范文的布局谋篇、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之后的一种有选择的“拿来主义”,它是一种消化范文后的吸收,综合了范文的可取之处,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的自己的作品的一种行为,它是一种再创作。正像郭沫若所言:“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变化。”这是我们提倡的仿写。另外,仿写也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遵循从简仿到繁仿,由仿题、仿句、仿辞、仿形到仿神、仿意的规律进行渐变,不可急于求成。仿写这种作文教学模式,符合了学生的心理特点,也体现了学习语文的规律。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能收到奇效,一定能实现由仿写到创新的质的飞跃。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 登录或 注册!